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昔我》
《昔我》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昔我浮家去,依依在汉阳。

无穷惟木叶,不忍过潇湘。

白鹭同华发,青山是故乡。

不知渔父意,何事爱沧浪。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昔我》,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往昔漂泊的生活,以及对自然景色和故土的深深眷恋。

首句“昔我浮家去”,开篇即点明了诗人曾经离家远行,开始了漂泊的生活。接着,“依依在汉阳”一句,通过“依依”二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汉阳这个地方的留恋之情,仿佛离别时心中充满了不舍与依依不舍的情感。

“无穷惟木叶,不忍过潇湘。”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将目光投向了远方,看到了无尽的木叶,不禁心生感慨,不愿穿越那片充满回忆与情感的潇湘之地。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木叶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而潇湘则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故乡情结和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白鹭同华发,青山是故乡。”这两句诗中,诗人将自己与白鹭并提,形象地表现了岁月的流逝和年华的老去。同时,他将青山视为自己的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在这里,诗人通过自然界的景物,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哲思和浓郁的人文情怀。

最后一句“不知渔父意,何事爱沧浪。”以渔父的形象引出,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思考。渔父可能代表着一种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而诗人则在询问自己为何也如此喜爱那波澜壮阔的沧浪,这实际上是对自我追求与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追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寄韩漕子云

诏书淮上遂休兵,玉帛相随下帝京。

且喜王师还禁卫,独烦使节在边城。

转输积雪河冰合,离别春风塞草生。

细札催归应不晚,到家犹及趁清明。

(0)

送水云归吴

一从骑马逐铃銮,过了千山又万山。

君已归装向南去,不堪肠断唱阳关。

(0)

书愤·其一

慷慨秦风对策言,襄阳挥泪我衔恩。

眼中三十年来事,又见虾夷入国门。

(0)

见胥平叔

历君门兮九重,云黕黕兮欲雨。

隐翠幕兮观予,心眷眷兮不语。

(0)

潘歙州话庐山

潘侯话庐山,落落尤可伏。

初云江上来,远见云中瀑。

舍舟到云外,观瀑已岩麓。

往往逢平田,攒攒爱深木。

竹门悬径微,源水阴藤覆。

坐石浸两骹,炎肤起芒粟。

夕阳穿万峰,高下相出缩。

寻常杳不分,但被烟岚畜。

绝顶水底花,开谢向渊腹。风力岂能加,日气岂能?。

揽之不可得,滴沥空在掬。

夜昏投僧居,孤灯望溪曲。

忽闻清磬音,渐近幽林屋。

止侯休多谈,已满我心目。

怀游二十年,梦寐今固熟。

何当借轻舠,一往如飞鹜。

(0)

韩玉汝遗油

朝读百纸书,夜成几篇书。

明明白昼有阳乌,黕黕暗室无蟾蜍。

目睛须藉外物光,日月不到卑蔀居。

君能置以清油壶,暝照文字灯焰舒。

妇将膏发云鬓梳,瓶底浊浓留脂车。

所益既如此,所感当何如。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