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侯话庐山,落落尤可伏。
初云江上来,远见云中瀑。
舍舟到云外,观瀑已岩麓。
往往逢平田,攒攒爱深木。
竹门悬径微,源水阴藤覆。
坐石浸两骹,炎肤起芒粟。
夕阳穿万峰,高下相出缩。
寻常杳不分,但被烟岚畜。
绝顶水底花,开谢向渊腹。风力岂能加,日气岂能?。
揽之不可得,滴沥空在掬。
夜昏投僧居,孤灯望溪曲。
忽闻清磬音,渐近幽林屋。
止侯休多谈,已满我心目。
怀游二十年,梦寐今固熟。
何当借轻舠,一往如飞鹜。
潘侯话庐山,落落尤可伏。
初云江上来,远见云中瀑。
舍舟到云外,观瀑已岩麓。
往往逢平田,攒攒爱深木。
竹门悬径微,源水阴藤覆。
坐石浸两骹,炎肤起芒粟。
夕阳穿万峰,高下相出缩。
寻常杳不分,但被烟岚畜。
绝顶水底花,开谢向渊腹。风力岂能加,日气岂能?。
揽之不可得,滴沥空在掬。
夜昏投僧居,孤灯望溪曲。
忽闻清磬音,渐近幽林屋。
止侯休多谈,已满我心目。
怀游二十年,梦寐今固熟。
何当借轻舠,一往如飞鹜。
梅尧臣的《潘歙州话庐山》描绘了诗人与潘侯在庐山的一次交谈和游览经历。诗中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庐山的自然风光和独特魅力。首句“潘侯话庐山,落落尤可伏”点明了主题,暗示了潘侯的博学和庐山的高洁。
“初云江上来,远见云中瀑”两句,以江上初升的云朵引出瀑布的壮观景象,让人仿佛置身其中。“舍舟到云外”至“日气岂能?”,诗人通过描绘沿途所见的田园、深林、竹径、藤蔓、清澈的溪流和阳光穿透峰峦的景象,展现了庐山的宁静与神秘。
“绝顶水底花,开谢向渊腹”则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庐山深处的奇特景观,令人遐想。“夜昏投僧居”之后,诗人的情绪转向静谧,听着禅寺的磬声,心满意足,对庐山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诗人的眼睛和心灵,读者可以感受到庐山的秀美和诗人对它的深深热爱。梅尧臣以细腻的笔触,将庐山的自然之美与人文气息融为一体,展现出宋代文人对山水的崇尚和对生活的感悟。
孟夏日始长,边城雨新霁。
川流荡晴绿,峰峦靡昏翳。
我事亦颇暇,邀公一游诣。
宪节联旌麾,笳鼓亦嘒嘒。
半日恣闲散,名园堪一憩。
山肴胜羔羊,溪鱼当蛤蛎。
家酿数十酌,宾主两颇醉。
看车缓缓归,凉风拂罗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