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侯正气足千秋,江上祠堂剑佩留。
武定荆梁推虎将,文成刁斗羡名流。
云安故垒烽烟静,天目孤城甲马游。
扶汉精灵犹未了,英风凛凛在神州。
君侯正气足千秋,江上祠堂剑佩留。
武定荆梁推虎将,文成刁斗羡名流。
云安故垒烽烟静,天目孤城甲马游。
扶汉精灵犹未了,英风凛凛在神州。
这首诗《桓侯庙》由清代诗人张鹏翮所作,通过对桓侯庙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首联“君侯正气足千秋,江上祠堂剑佩留”,开篇即以“君侯”尊称,赞颂其正气长存,千年不衰。江边的祠堂中,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剑佩相击的威严与庄重,引人遐想。
颔联“武定荆梁推虎将,文成刁斗羡名流”,进一步描绘了桓侯在军事和文治上的卓越成就。他如同猛虎一般,平定了荆楚和梁地,功勋卓著;而他的文治也令人钦羡,如同刁斗声声,传扬四方。
颈联“云安故垒烽烟静,天目孤城甲马游”,通过对比昔日烽火连天的战场与今日云安故垒的宁静,以及天目孤城中甲马的游动,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和平的珍贵。同时,也暗示了桓侯的英名虽已远去,但其精神仍在世间流传。
尾联“扶汉精灵犹未了,英风凛凛在神州”,表达了对桓侯精神的永恒怀念。尽管历史的长河中,英雄的故事或许会被时间冲淡,但桓侯的精神却如同凛冽的风,永远激荡在神州大地上,激励着后人。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赞颂,不仅展现了桓侯的丰功伟绩,更传达了对英雄精神的崇高敬仰,以及对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
我见刘颍川,昏困不暇寐。
忽遇便娟儿,白日思寝被。
此头各未白,相逢当有地。
讵惜草草别,但嗟言负意。
是时菊正花,迸散青铅泪。
摇策如骑电,到国何容易。
莱衣媚家府,芳樽延国士。
相知问阿侬,为言只尔耳。
柳老荷花尽。夜来霜落平湖净。
征雁横天鸥舞乱,鱼游清镜。
又还是、当年我向江南兴。移画船、深渚蒹葭映。
对半篙碧水,满眼青山魂凝。一番伤华鬓。
放歌狂饮犹堪逞。水驿孤帆明夜事,此欢重省。
梦回处、诗塘春草愁难整。官情与、归期终朝竞。
记它年相访,认取斜川三径。
君不见杜侯昔为歌行赠徐侯,大儿色清澈,小儿气食牛。
往有关尹官仕周,其人有道其泽流。
会稽竹箭无名久,文采关侯二儿秀,不然安取关尹后。
何用黄雀青鷇蓬间飞,长觜饱满短觜饥。
何用城乌嗷嗷八九雏,端坐秦氏桂扶疏。
渊也诗足兴,功也礼足立。
三年不见冠岌岌,何用春耕投种叹粟粒。
功成裘氏九里湿君家,会稽山头松树清江枫。
乃翁行采薪,所愿溪上风。
男儿封侯食肉勋业须少壮,勿学乃翁呻吟萧屑所愿在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