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坐》
《夜坐》全文
元 / 方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兰釭灭尽换寒更,一枕馀香玉雪清。

怪杀无情楼上笛,搅人春梦到天明。

(0)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方行的《夜坐》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夜独坐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情感。

首句“兰釭灭尽换寒更”,形象地展现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兰釭,即点燃的兰花形状的灯烛,其光微弱而幽雅。随着兰釭的熄灭,时间进入了更深的夜晚,寒意也随之加重。这一句通过视觉与感官的双重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次句“一枕馀香玉雪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余香,指的是熄灭后的兰釭留下的淡淡香气;玉雪清,则形容女子肌肤的洁白如雪,也暗喻了诗中主人公的高洁品质。这一句不仅写出了主人公在静夜中享受着最后一丝香气的宁静,还暗示了他内心的纯净与高雅。

接下来的“怪杀无情楼上笛”,转折突兀,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对比。笛声本是美妙的音乐,但在深夜的静谧中,却显得格外刺耳,仿佛无情地打断了主人公的梦境。这里的“怪杀”二字,表达了对笛声突然响起的惊讶与不解,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无奈与哀愁。

最后,“搅人春梦到天明”将情感推向高潮。春梦,既指美好的梦境,也暗含了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向往。笛声的干扰,使得主人公无法继续沉浸在自己的梦境中,直到天明。这一句不仅表现了外界因素对内心世界的侵扰,也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夜晚静谧与孤独的深刻体验,以及对美好梦境被打破的无奈与哀愁。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方行
朝代:元   字:明敏   籍贯:元台州黄岩

元台州黄岩人,字明敏。方国珍子。顺帝至正间为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调江西。襟度潇洒,善谈名理,好读书。有《东轩集》。
猜你喜欢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其三

返葬长安陌,秋风箫鼓悲。

奈何相送者,不是平生时。

寒影催年急,哀歌助晚迟。

宁知建旟罢,丹旐向京师。

(0)

江行

来时风,去时雨,萧萧飒飒春江浦。

欹欹侧侧海门帆,轧轧哑哑洞庭橹。

(0)

和座主尚书登布善寺楼

往事何时不系肠,更堪凝睇白云乡。

楚王城垒空秋色,羊祜江山祗暝光。

林下远分南去马,渡头偏认北归航。

谁知此日凭轩处,一笔工夫胜七襄。

(0)

静坐

坐卧与行住,入禅还出吟。

也应长日月,消得个身心。

默论相如少,黄梅付嘱深。

门前古松径,时起步清阴。

(0)

喻吟

日用是何专,吟疲即坐禅。

此生还可喜,馀事不相便。

头白无邪里,魂清有象先。

江花与芳草,莫染我情田。

(0)

移竹

旧溪千万竿,风雨夜珊珊。

白首来江国,黄金买岁寒。

乍移伤粉节,终绕著朱栏。

会得承春力,新抽锦箨看。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