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何时不系肠,更堪凝睇白云乡。
楚王城垒空秋色,羊祜江山祗暝光。
林下远分南去马,渡头偏认北归航。
谁知此日凭轩处,一笔工夫胜七襄。
往事何时不系肠,更堪凝睇白云乡。
楚王城垒空秋色,羊祜江山祗暝光。
林下远分南去马,渡头偏认北归航。
谁知此日凭轩处,一笔工夫胜七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融的作品,名为《和座主尚书登布善寺楼》。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绘秋日游览之景的抒情诗,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与思考。
首句“往事何时不系肠”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难以忘怀的情感。"更堪凝睇白云乡"则是说在这美好的自然景色面前,心情更加沉醉和愉悦。
接下来的“楚王城垒空秋色,羊祜江山祗暝光”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其中“楚王城垒”指的是历史上楚国王室遗留的城墙,而“羊祜江山”则是具体的地名。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秋日的萧瑟感,还让读者感到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林下远分南去马,渡头偏认北归航"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游览中对方向的辨识和对归途的思考。这里的“南去马”可能是指往南方去的行人或车马,而“北归航”则是指返回北方之路。这也象征着人生旅程中的选择与回归。
最后两句"谁知此日凭轩处,一笔工夫胜七襄"表达了诗人在登楼远望时的感慨。这里的“凭轩处”是指站在高楼上俯瞰的位置,而“一笔工夫胜七襄”则是在赞美这次登楼所得的灵感和创作之快超过了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羊欣(即羊祜)的七种不同书风。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观察和感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追求。
元丰功成身退閒,钟山小筑掩松关。
莘莘学子求卒业,说经闹若阛门间。
木铎兹文繄笔砚,紫绶垂腰眼岩电。
似闻一日置心猿,道德功名无不办。
配食孔庙时烝祠,子生其后不识之。
文章津源已默付,名爵岂待颜发衰。
向来李峤梦双笔,至今辞藻无伦匹。
纳鉴唾口难细论,谓言不信有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