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功成身退閒,钟山小筑掩松关。
莘莘学子求卒业,说经闹若阛门间。
木铎兹文繄笔砚,紫绶垂腰眼岩电。
似闻一日置心猿,道德功名无不办。
配食孔庙时烝祠,子生其后不识之。
文章津源已默付,名爵岂待颜发衰。
向来李峤梦双笔,至今辞藻无伦匹。
纳鉴唾口难细论,谓言不信有如日。
元丰功成身退閒,钟山小筑掩松关。
莘莘学子求卒业,说经闹若阛门间。
木铎兹文繄笔砚,紫绶垂腰眼岩电。
似闻一日置心猿,道德功名无不办。
配食孔庙时烝祠,子生其后不识之。
文章津源已默付,名爵岂待颜发衰。
向来李峤梦双笔,至今辞藻无伦匹。
纳鉴唾口难细论,谓言不信有如日。
这首诗《记梦诗(其二)》由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描绘了元丰年间一位功成身退的士人隐居钟山小筑的生活情景。诗中不仅展现了这位士人的闲适与淡泊,也通过“莘莘学子求卒业”描绘了其在教育上的贡献。诗中提到的“木铎兹文繄笔砚”,形象地表现了这位士人以文字为媒介,传授知识,影响后世的情景。
“紫绶垂腰眼岩电”一句,生动地刻画了士人在政治生涯中的显赫地位和锐利的目光。接着,“似闻一日置心猿,道德功名无不办”表达了对这位士人道德修养和功成名就的高度赞誉。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这位士人身后影响的描述。“配食孔庙时烝祠,子生其后不识之”暗示了他被尊崇为圣贤,与孔子一同受到祭祀。而“文章津源已默付,名爵岂待颜发衰”则强调了其思想和作品的深远影响,超越了个人的荣辱得失。
最后,“向来李峤梦双笔,至今辞藻无伦匹。纳鉴唾口难细论,谓言不信有如日。”通过引用李峤的典故,进一步赞美了这位士人的才华和影响力,即使是在死后,其作品和思想依然光芒四射,无人能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古代士人生活、成就及其影响的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智慧、道德和教育的崇高价值追求,以及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婴衅徙穷荒,茹哀与世辞。
官来录我橐,吏来验我尸。
藤束木皮棺,藁葬路傍陂。
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
孤魂不敢归,惴惴犹在兹。
昔忝柱下史,通籍黄金闺。
奇祸一朝作,飘零至于斯。
弱孤未堪事,返骨定何时。
脩途缭山海,岂免从阇维。
荼毒复荼毒,彼苍那得知。
岁晚瘴江急,鸟兽鸣声悲。
空濛寒雨零,惨淡阴风吹。
殡宫生苍藓,纸钱挂空枝。
无人设薄奠,谁与饭黄缁。
亦无挽歌者,空有挽歌辞。
清酒一杯甜似蜜,美人双鬓黑如鸦。
莫誇春色欺秋色,未信桃花胜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