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访法界,高阁上毗卢。
独鹤巢深树,幽泉泻决渠。
开窗尽丘壑,入寺极虚无。
坐爱香灯寂,因怀禅诵徒。
清晨访法界,高阁上毗卢。
独鹤巢深树,幽泉泻决渠。
开窗尽丘壑,入寺极虚无。
坐爱香灯寂,因怀禅诵徒。
此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探访法明寺毗卢阁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静谧与庄严。首句“清晨访法界,高阁上毗卢”开门见山,点明时间与地点,高阁之上,毗卢佛像映入眼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独鹤巢深树,幽泉泻决渠”两句,通过“独鹤”与“幽泉”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宁静,鹤立于深树之中,泉水自决渠中潺潺流出,动静结合,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开窗尽丘壑,入寺极虚无”则展现了诗人进入寺庙后的感受,窗户打开,眼前尽是山峦与山谷,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充满了空灵与神秘。“坐爱香灯寂,因怀禅诵徒”最后两句,诗人坐在寺庙中,沉浸于香烟缭绕、灯光昏黄的氛围中,内心充满了对禅宗修行者的怀念与敬仰,表达了对佛法的深深向往和内心的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寺庙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佛教文化中的静谧之美和心灵的净化过程,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屋头众山森戟戟,屋下寒溪深见石。
溪流循山若萦带,别馆离亭纷向背。
茅堂近水景绝幽,绕檐万竹风飕飕。
主人自得濠上意,终日俯槛临寒流。
东寮把酒呼促席,隔屋糟床晚犹滴。
清谈北馆风满衣,折梅寄远情依依。
山童晨起扫落叶,不知松露沾荆扉。
经营布置各有态,颇学画者劳天机。
东吴杜郎江海客,览胜搜奇遍京国。
家园十亩画不如,犹向丹青爱陈迹。
西风八月南雁飞,扁舟远自长安归。
高堂无事兄弟乐,终日鸡黍要邻比。
新图便是君家事,何必区区询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