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清可须钟期未易逢,河清可须钟期未易逢。
国士见知,非以先容。虽有骨肉,中怀莫从。
伯牙绝弦,甘此不恭。歌以言之,钟期未易逢。
河清可须钟期未易逢,河清可须钟期未易逢。
国士见知,非以先容。虽有骨肉,中怀莫从。
伯牙绝弦,甘此不恭。歌以言之,钟期未易逢。
这首诗《秋胡行(其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河清可须钟期未易逢”这一句开篇,巧妙地引出了对知音难遇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国士见知,非以先容”的表述,强调了真正的知己并非因表面的迎合而得,而是基于内在的相知与理解。接着,“虽有骨肉,中怀莫从”一句,表达了即便在亲人之间,也难以找到真正心灵契合的理解与支持。最后,“伯牙绝弦,甘此不恭”引用了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了即使面对不被理解或尊重的情况,也愿意坚守自我,甘愿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知音难遇的感慨和对自我坚持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知己以及自我价值追求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李攀龙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和深厚功底。
忠孝传芳在一门,双旌光动小阳春。
柯山瀫水聊均逸,石室龟峰定可人。
紫诏密尝符夙梦,朱轓果见抚斯民。
故家未有如公者,自致勋名侍帝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