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从浇竹,闲书会引眠。
玉溪何处所,璧月共清圆。
诗到惟供录,欢如不隔年。
何当见风度,应向日华边。
活水从浇竹,闲书会引眠。
玉溪何处所,璧月共清圆。
诗到惟供录,欢如不隔年。
何当见风度,应向日华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活水从浇竹"写出了流水滋润竹林的生动场景,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闲书会引眠"则流露出诗人沉浸在阅读中的闲适与惬意,仿佛书页间的世界能使人忘却疲劳,安然入梦。
"玉溪何处所,璧月共清圆"运用了象征手法,玉溪和璧月都是美好的意象,暗示着诗人与朋友虽相隔遥远,但共享着同一轮皎洁的明月,寄托着对友情的深深思念和对清静夜晚的共同欣赏。
"诗到惟供录,欢如不隔年"表达了诗人通过诗歌传递情感,即使时空相隔,也能如同近在咫尺般分享快乐,友谊不受距离限制,如同欢愉从未因时间流逝而减少。
最后两句"何当见风度,应向日华边"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相见的渴望,设想在阳光照耀下,风度翩翩的相聚时刻,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