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如举唱,三句岂能该。
有问如何事,南岳与天台。
当人如举唱,三句岂能该。
有问如何事,南岳与天台。
这首诗名为《三句外》,是宋代道禅师所作。诗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当人如举唱",比喻人的存在或言语行为如同歌唱,短暂而富有节奏感,暗示人生短暂且应有所作为。然而,"三句岂能该"进一步强调人生的复杂和广阔,即使是短短的三句话也无法完全涵盖或表达一个人的全部。诗人接着提出疑问:"有问如何事?"这是对生命意义的探寻,暗示个体存在的价值和追求超越言语的境界。
"南岳与天台"则借用了中国的名山象征,南岳代表人间的权威和责任,天台则象征精神的超脱和追求。这四句诗通过对比和隐喻,寓言般地传达出人生的有限与无限、世俗与超然之间的关系,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精神层面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禅宗诗歌的特点。
灵均苗裔,羡十年学道,匡庐山下。
忽听帘泉豗冷瀑,豪气轶于生马。
亟跳三边,横穿九塞,开口谈王霸。
军中毬猎,醉从诸将游射。
提罢匕首入秦,不禁忍俊,缥缈思登华。
白帝祠边三尺雪,正值玉姜思嫁。
笑把岳莲,乱抛博箭,调弄如花者。
归而偕隐,白羊瑶岛同跨。
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试新妆才了,炷沉水香毬。记晓剪、春冰驰送,金瓶露湿,缇骑星流。甚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
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我欲缠腰骑鹤,烟霄远、旧事悠悠。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
谁道梅花早,残年岂是春。
何如艳风日,独自占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