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德初升九五爻,使臣颁朔到南交。
尚方瑞兽新裁服,炎海人鱼定入庖。
岁贡包茅仍陆续,春归行李亦寥梢。
还朝借我南游录,土俗民风要一钞。
乾德初升九五爻,使臣颁朔到南交。
尚方瑞兽新裁服,炎海人鱼定入庖。
岁贡包茅仍陆续,春归行李亦寥梢。
还朝借我南游录,土俗民风要一钞。
此诗描绘了明代使者出使南方的盛况与复杂筹备工作。首句“乾德初升九五爻”以象征手法开篇,暗指国家初兴,君主登基,寓意此次出使的重要性和国家对南方地区的重视。接下来,“使臣颁朔到南交”,点明了使臣的任务和目的地,即向南方地区传达朝廷的命令和政策。
“尚方瑞兽新裁服”一句,运用了瑞兽入朝的典故,形象地描述了朝廷精心准备的服饰,暗示了对南方使者的尊重与礼遇。接着,“炎海人鱼定入庖”则通过比喻,将南方的特产引入朝廷的饮食之中,体现了双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岁贡包茅仍陆续”表明了南方地区向朝廷进贡的持续性,强调了地方与中央的紧密联系。“春归行李亦寥梢”则可能是在描述使团返回时的情景,或许是指行李已不多,或是旅程即将结束的意味。
最后,“还朝借我南游录,土俗民风要一钞”表达了使者希望带回南方游记的愿望,旨在记录和了解当地风俗民情,体现了对地方文化的好奇与尊重。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外交活动的庄重与繁复,也体现了对异域文化的开放态度和深入探索的精神。
闻与湘南令,童年侍玉墀。
家留秦塞曲,官谪瘴溪湄。
道直奸臣屏,冤深圣主知。
逝川东去疾,霈泽北来迟。
青汉龙髯绝,苍岑马鬣移。
风凄闻笛处,月惨罢琴时。
客路黄公庙,乡关白帝祠。
已称鹦鹉赋,宁诵鹡鸰诗。
远道书难达,长亭酒莫持。
当凭蜀江水,万里寄相思。
词赋名高身不闲,綵衣如锦度函关。
镜中鸾影胡威去,剑外花归卫玠还。
秋浪远侵黄鹤岭,暮云遥断碧鸡山。
时人若问西游客,心在重霄鬓欲斑。
泣玉三年一见君,白衣憔悴更离群。
柳堤惜别春潮落,花榭留欢夜漏分。
孤馆宿时风带雨,远帆归处水连云。
悲歌曲尽莫重奏,心绕关河不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