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道虔上人游方》
《送道虔上人游方》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禅关。

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

贯花留静室,咒水度空山。

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修行者出游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禅意。

"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禅关"两句,开篇即点出了诗人对于规矩与学问的追求,以及心思深处对禅理的领悟。这里的“律仪”指的是佛教中的戒律和威仪,而“诗思”则是通过吟咏诗词来表达内在的情感和思考。这两句交织出一幅修行者既严于律己又善于冥想的生活图景。

"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中,“烟景”指的是轻柔迷离的自然景色,它们似乎是随着因缘而至,与“风姿”一起构成了一种宁静恬淡的意境。这里的“道”指的是修行者的道路或是禅道,而“闲”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情怀。

"贯花留静室,咒水度空山"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似乎在一个幽静的空间内(“静室”),通过观赏自然之美(“贯花”)来保持心灵的宁静;同时,也在通过诵经或是默念咒语(“咒水”)来度过那空旷而又神秘的山林。

"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这一句,则是一种超脱世俗、达观自在的情感表达。诗人似乎在问,那些能够理解那些飘渺如云、变化莫测的意境呢?而那种“悠悠”的情怀,却是在广阔无垠的天地之间自由流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禅意。同时,也透露出修行者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和自在达观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定林洗心轩

翼翼粉墙断,修修绿径深。

师心不用洗,聊用洗人心。

(0)

次韵安止春词十首·其九

青春又送一年来,不道春霜两鬓催。

春浅春深春自老,且将怀抱向春开。

(0)

阮师旦希圣彻垣开轩而东湖仙亭射的诸山如在掌上予为之名曰新轩盖取景物变态新新无穷之义赋十绝句·其二

东湖水似鉴湖明,红白荷花自在生。

只有香风吹客座,更无烦暑到檐楹。

(0)

陪朱行中龙图饮澄惠院二首·其一

寒烟淡日满沧洲,台榭相通一径幽。

志欲吞吴嗟隔水,力能成魏密藏舟。

纸窗趁晓开黄卷,蒲叶涵春付白鸥。

千载废兴何可问,一樽浊酒更迟留。

(0)

芜阴北寺桧轩

青幢碧盖俨天成,湿翠濛濛滴画楹。

禅客自陪千岁老,游人时把一樽倾。

耻随桃李春风短,夺尽松篁夜气清。

安得鬼仙提巨笔,不容左纽独传名。

(0)

和留秀才秋日田舍

物幻非真只自知,却寻田舍度衰迟。

漫为陶令柴桑乐,不学荆轲易水悲。

午睡最能消永日,一巢长欲寄深枝。

闻君亦有逍遥趣,可濯沧浪共赋诗。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