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留秀才秋日田舍》
《和留秀才秋日田舍》全文
宋 / 郭祥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物幻非真只自知,却寻田舍度衰迟。

漫为陶令柴桑乐,不学荆轲易水悲。

午睡最能消永日,一巢长欲寄深枝。

闻君亦有逍遥趣,可濯沧浪共赋诗。

(0)
鉴赏

这首诗《和留秀才秋日田舍》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

首联“物幻非真只自知,却寻田舍度衰迟。”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认识到世间万物皆是虚幻,并非永恒的真实,因此选择回归自然,寻找田园生活来度过余生。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辩证思考。

颔联“漫为陶令柴桑乐,不学荆轲易水悲。”进一步对比了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诗人以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为乐,而避开了像荆轲那样慷慨赴死的悲剧。这里巧妙地将自己与历史上的两位人物相比较,表达了诗人对平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勇敢但可能带来悲剧命运的英雄行为的反思。

颈联“午睡最能消永日,一巢长欲寄深枝。”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一幕:在悠长的午后时光里,通过午睡来消磨时间,寻求内心的宁静。同时,诗人渴望有一处栖息之所,如同鸟儿筑巢于深枝,表达了对稳定、安全生活环境的追求。

尾联“闻君亦有逍遥趣,可濯沧浪共赋诗。”则以对话的形式,邀请友人共享这份逍遥自在的乐趣,一起在清泉边洗涤心灵,共同创作诗歌。这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他们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通过艺术表达自我,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它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与实践。

作者介绍
郭祥正

郭祥正
朝代:宋   字:功父   籍贯:自号谢公山   生辰:1035~1113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你喜欢

送钟狂客应荐北行·其一

醉濡三斗墨淋漓,为写江亭送别诗。

风雨闭门人病久,山花迎处马行迟。

楚江万里来迢递,越曲三声唱别离。

此日送君思往事,京华回首不胜悲。

(0)

次韵丘长史同年

江城风雨战残秋,万事人间叹谬悠。

随意渔竿温钓石,何人羌笛弄江楼。

千篇击壤诗陶性,三斗柴桑酒破愁。

却忆旅亭丘长史,客怀乡思满归舟。

(0)

五十书事

转眼韶光五十人,但嫌衰老不嫌贫。

一盆苜蓿青毡旧,满地江湖白发新。

合领烟霞归岁月,敢云时世负经纶。

偷閒到处宽怀抱,何处莺花不是春。

(0)

牧牛图

谁遣儿童善饮牛,饮时常赴最清流。

中林不着幽人室,知在前村第几丘。

(0)

训成堂为傅学士赋

岂将轮奂诧通衢,独抱丝纶照此居。

一语宠光华衮上,百年诗礼过庭除。

阶前尚忆先生杖,门外原容长者车。

珍重满堂忠孝意,祇应佳气又充闾。

(0)

送友南行

向来离合几销魂,今日胡为又送君。

归马恋群还蹢躅,迁莺求友亦殷勤。

人生报国无南北,我辈钟情自晓昏。

从此高楼坐明月,每依南斗望奎文。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