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与湘南令,童年侍玉墀。
家留秦塞曲,官谪瘴溪湄。
道直奸臣屏,冤深圣主知。
逝川东去疾,霈泽北来迟。
青汉龙髯绝,苍岑马鬣移。
风凄闻笛处,月惨罢琴时。
客路黄公庙,乡关白帝祠。
已称鹦鹉赋,宁诵鹡鸰诗。
远道书难达,长亭酒莫持。
当凭蜀江水,万里寄相思。
闻与湘南令,童年侍玉墀。
家留秦塞曲,官谪瘴溪湄。
道直奸臣屏,冤深圣主知。
逝川东去疾,霈泽北来迟。
青汉龙髯绝,苍岑马鬣移。
风凄闻笛处,月惨罢琴时。
客路黄公庙,乡关白帝祠。
已称鹦鹉赋,宁诵鹡鸰诗。
远道书难达,长亭酒莫持。
当凭蜀江水,万里寄相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外任职,遭遇贬谪后的归乡途中,对故土的深情思念和对政治冤屈的无奈表达。诗人通过多个意象传递了复杂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
"闻与湘南令,童年侍玉墀",开篇便设定了一种亲密而高贵的氛围,"闻与"可能指的是消息或者命令,与湘南令相联系,这位主人公自幼就有着不凡的身份和经历。"家留秦塞曲,官谪瘴溪湄"则转接了主人公因为政治原因被贬官到边远的地方,这里"秦塞曲"与"瘴溪湄"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从优越环境到被贬黜的落差感。
"道直奸臣屏,冤深圣主知"这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对于政治冤屈的无奈和对君主智慧的信任。"逝川东去疾,霈泽北来迟"则描绘了一种急迫而又缓慢的旅途感受,可能是对归乡路上自然环境的观察,也可能暗示着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接下来的"青汉龙髯绝,苍岑马鬣移"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大自然的景象与人事的变迁相联系,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透露出主人公内心的激荡和不舍。"风凄闻笛处,月惨罢琴时"则是通过音乐的描写,传递了一种凄清而又哀婉的情感。
"客路黄公庙,乡关白帝祠"这一句,可能是在提醒读者主人公此刻所处之地,同时也反映出主人公对于故土的深厚情感。"已称鹦鹉赋,宁诵鹡鸰诗"则是表明即使在异乡,也愿意以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思念和情感。
最后两句"远道书难达,长亭酒莫持"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深,以及对于归途的无奈与期待。"当凭蜀江水,万里寄相思"则是诗人将自己的相思之情托付给蜀江之水,让它带着这份情感传递到千里的彼岸。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古人对于家国、政治与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我似濂溪拙,人嗤凝式风。
天连千障合,水可四溟通。
我友二三子,他年十八公。
逍遥吟弄趣,洒落霁光胸。
傲睨芸香里,醉眠花影中。
文章解迁史,诗律更涪翁。
与酒交逾密,为花谋必忠。
鹤琴清夜警,莺燕暮春讧。
冰释契杜预,露晞询巩丰。
几能知至至,学贵不同同。
山水清音有,园林胜事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