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底萤,高低穿绣扃。惯照人间閒事,一星星。
待展轻纨小扑,怯还停。又向墙边竹,去冥冥。
花底萤,高低穿绣扃。惯照人间閒事,一星星。
待展轻纨小扑,怯还停。又向墙边竹,去冥冥。
这首《思帝乡·夏夜》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夏夜中萤火虫在花间飞舞的情景,充满了诗意与静谧之美。
“花底萤,高低穿绣扃。”开篇以“花底萤”点明主题,萤火虫在花丛中穿梭,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生动的画面。接着“高低穿绣扃”,描述萤火虫在不同高度间穿行,仿佛在绣制的门扉上跳跃,形象地表现了其灵动的姿态。
“惯照人间閒事,一星星。”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将萤火虫视为观察人间琐事的使者,它们的光芒如同星星点点,照亮了平凡的生活片段,赋予了日常细节以诗意的解读。
“待展轻纨小扑,怯还停。”“轻纨小扑”指的是轻轻挥动的扇子,暗示着有人在等待萤火虫的光亮,或许是在驱赶夏日的炎热或是享受这份自然的馈赠。然而,“怯还停”则透露出一种犹豫或胆怯的情绪,可能是因为害怕惊扰了这些小生灵,或是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保护。
“又向墙边竹,去冥冥。”最后两句,描述萤火虫飞向墙边的竹林,隐入黑暗之中。这一转变不仅展现了萤火虫飞行轨迹的延伸,也寓意着它们在寻找避风港或是继续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整个画面由明亮转为暗淡,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综上所述,《思帝乡·夏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夏夜萤火虫的美丽景象与人类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美好。
分湖野阔。看一舸渔灯,败芦吹雪。
网外潮生,不用千丝萦结,水田香稻低烟穟。
听声声、草根泥滑。仄行初缚,纵横未许,满筐飞沫。
正玉露、凋伤万叶。爱篱菊溪枫,残霞明灭。
检点行厨,眼沸茶铛如活。
木兰载酒江南去,擘霜橙、暮砧时节。
那回风味,踏歌人醉,一身凉月。
向蒲帆、吟残一卷,夕阳肯放西去。
乌衣当日风流甚,翡翠笔床矜许。歌白纻。
有秋水、閒情更唱梨庄暮。输他缕缕。
是嚼蕊吹香,梅边酒醒,人在绣帘语。
碧桃下,门掩烟波别墅。小楼常对红雨。
分曹隔坐屏山底,非雪非花新句。渔笛谱。
试付与、尊前髣髴蘋洲住。青山无数。
认纸上霞飞,江间墨渍,两两伴愁处。
翠影疏凉,似深杯含露,野塘低袅。
倦马都嘶,催人半程风帽。
都愁好梦回来,便尽向、山篱开了。秋晓。
趁萝烟乍收,螀啼未老。灵鹊小窗报。
觇柔丝不上,却双双飞绕。
浅白更青,残月恁时留照。
思他帐底冰绸,问曲屏、试花还好。谁拗。
负晨妆、采芳人到。
曲按江罗,吟欹蜀髻,翠羽不愁春淡。
讶瘦影无多,远村先见。
四百峰头开处,认蛎粉、墙阴闲庭院。
雪香干树,为伊低衬,冷脂数点。弄晚。湘箔卷。
正猎猎寒催,墨云遮遍。又横幅半窗,夕阳微闪。
懊恼杜红儿去,便懒问、东邻寻疏艳。
总怪得、石上吹霞,化作断魂风片。
过了填桥,算黄姑无事,瞥来池馆。
重露娟娟,全凭嫩筠扶蔓。
碧窗未拓蝉纱,空想杀、停梭娇面。河畔。
趁烟消、一篙楫师先见。螺子较深浅。
是宫眉晚洗,把花房潜染。
无力晓颦,长带盈盈泪眼。
枉教唤取勤娘,日半竿、愁伊都捲。须倩。
掩秋阳、冷云添片。
狮子山前,千林飞雪,门闭不通车盖。
剥啄谁来,脱征衫相对。
有故人、苍羽殷勤,忘形便许,就枕筱窗星碎。
千顷楼登,记青溪柳外。灯市香街,招我悬珠会。
春好正在树,听提壶花豸。何事匆匆,小沙棠钱买。
向吴云深处诗囊载。冲潮落、风静月中闻紫佩。
盼取归时,话五湖虾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