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筒直,眼眶深。
默时自觉失却口,妙处谁会相传心。
便与么,只如今,影中辨取兮户挂凋林。
鼻筒直,眼眶深。
默时自觉失却口,妙处谁会相传心。
便与么,只如今,影中辨取兮户挂凋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他的特征。"鼻筒直"可能指的是禅师的鼻梁挺直,象征着内心的坚定和正直;"眼眶深"则暗示他目光深邃,或许蕴含着智慧和洞察力。在静默时,他感觉自己失去了言语的表达,但这正是禅修的高妙之处,不需多言,心意自在传递。
"妙处谁会相传心"表达了禅法的精髓在于心领神会,而非口头传授,强调了修行者之间的默契和内在交流。"便与么,只如今"进一步强调了禅师的当下心境,即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这份宁静与觉悟。最后,"影中辨取兮户挂凋林"以景寓情,通过比喻,说明禅师如同月光下的剪影,映照在凋零的树林中,形象地展示了他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禅师内心世界的诗,通过对禅师形象的细腻刻画,传达出禅宗崇尚的内省与无言的智慧。
紫宸朝下听鸣銮,凤诏徐颁远近看。
并命恩隆良可庆,同年志合更相安。
礼曹重叙新僚友,经幄原随旧讲官。
独有故人情不忘,几番回首五云端。
去年曾醉回仙衙,礼寺幽阒多名花。
北来忽此春欲暮,颠风满目惟尘沙。
始知良会不易得,漫尔逢人时叹嗟。
杨君别我去南省,占此佳胜乐亦赊。
君家京口本邻壤,丹阳郭外人将车。
金陵佳丽古所重,圣祖创业今京华。
奉常清卿缙绅表,词苑相承俱大家。
多君文采继芳躅,斯地因人尤可嘉。
钟山秀色在庭户,日高方始闻朝鸦。
品题随意遍花鸟,潇洒岂直凌烟霞。
宦途优游此其最,口不能语心常誇。
送君复动故园想,敝庐远市无喧哗。
过门珍重一枉驾,青溪咫尺天之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