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夏冰》
《咏夏冰》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寒收疑冻井,晚荐纳凉宫。

抱洁存天质,销炎夺化工。

气蒸金碗润,色映玉盘空。

弱藻含犹在,纤尘隔未通。

非山宁可倚,是水复当融。

照夜何须月,惊秋讵待风。

制屏应不隐,作佩定难攻。

客貌清谁并,仙肌莹自同。

宜涵筠簟素,愁逼桂炉红。

愿解行人暍,分贻道路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ǒngxiàbīng
míng / gāo

hánshōudòngjǐngwǎnjiànliánggōng

bàojiécúntiānzhìxiāoyánduóhuàgōng

zhēngjīnwǎnrùnyìngpánkōng

ruòzǎohányóuzàixiānchénwèitōng

fēishānníngshìshuǐdāngróng

zhàoyuèjīngqiūdàifēng

zhìpíngyìngyǐnzuòpèidìngnángōng

màoqīngshuíbìngxiānyíngtóng

hányúndiànchóuguìhóng

yuànjiěxíngrénfēndàozhō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咏夏冰》描绘了夏日冰块的珍贵与清凉。首联“寒收疑冻井,晚荐纳凉宫”写冬日积冰经过寒冬凝结,仿佛井底冻结,傍晚时分被献入宫廷以供纳凉。接下来,“抱洁存天质,销炎夺化工”赞美冰块的纯洁,它能消解炎热,仿佛夺走了自然界的造化之力。

“气蒸金碗润,色映玉盘空”形象地描述了冰块在金碗中融化,其蒸腾的雾气使器皿显得更加润泽,冰晶的色泽映照在玉盘上,空灵而明亮。诗人接着通过“弱藻含犹在,纤尘隔未通”暗示冰块的纯净,连微小的藻类也得以留存,尘埃无法侵入。

“非山宁可倚,是水复当融”进一步强调冰块的坚贞,即使不是山石也能依靠,一旦遇热则会融化为水。后两联“照夜何须月,惊秋讵待风”写冰块的明亮足以照亮夜晚,无需借助月光,其到来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无需等待风的吹拂。

“制屏应不隐,作佩定难攻”形容冰块可用于制作屏风,其透明无暇不会隐藏任何事物,作为佩饰也难以被攻破。诗人接着将冰块的清冷与人的肌肤相比,赞美其如仙肌般莹洁。最后,“宜涵筠簟素,愁逼桂炉红”希望冰块能缓解暑热,带给人们清凉,甚至表达出对行人的关怀,愿将其分赠于旅途中的行人。

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情于物,既展现了夏日冰块的形态美,又传达了诗人对清凉之美的向往和对人间疾苦的关怀。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丁巳除夕

一鬨真成醉,残年事可哀。

更无馀日待,谁遣早春来。

汉腊存刍狗,深杯忆旧醅。

风枝见栖鸟,为尔一徘徊。

(0)

乙卯上巳日修禊十刹海分韵得洒字

八年不到十刹海,泼眼春光忍抛舍。

旧时燕子再来人,相逢同是悠悠者。

词流老去抱冰死,犹傍宫墙作春社。

倚楼烟柳断肠处,斜日苍黄乱鳞瓦。

旦暮承平又一时,瓮中春色谁相假。

东风作恶尘土飞,咫尺湖光不忍写。

哦诗赌酒盛文物,顺时哀乐吾聊且。

未死尚思来日事,故园樱笋初盈把。

料量春事不如归,经天泪向苍茫洒。

(0)

信丰至赣县溪流曲折舟行万山中晚泊立濑墟遇雨

溪流如带绕羊肠,结束巉岩一线光。

天地忽收心悄悄,冬春无界景苍苍。

孤萤避影知灯近,暗雾笼沙觉草香。

消得老来诗境狭,万山深闭雨成行。

(0)

赣州杂感·其三

隐几悲生事,披衣听晓舂。

市声含惨淡,官计但弥缝。

巫女醉谈鬼,蛮花红耐冬。

养痈在穷谷,遗恨到寒蛩。

(0)

任瑾存以其远祖景泰七年诰轴属题盖其先德抱持于兵燹间仅存者·其二

文字缘深见象贤,清诗美政本家传。

三纲不信今真绝,犹宝丝纶景泰年。

(0)

清官良齐宗亲黔游得王文成铜像其师三岛中洲毅为之记装卷属题·其二

儒术能为耆定功,泱泱表海见雄风。

服膺师训尊心学,不独文同理亦同。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