綵翮高飞去不留,斜阳长自射岩幽。
织乌沈处晴霞敛,巢鹊归时暮霭收。
翠锁云萝千嶂暝,红堆霜树一林秋。
人间此是通天窍,未必丹丘胜药丘。
綵翮高飞去不留,斜阳长自射岩幽。
织乌沈处晴霞敛,巢鹊归时暮霭收。
翠锁云萝千嶂暝,红堆霜树一林秋。
人间此是通天窍,未必丹丘胜药丘。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遐龄十景·凤冈夕照》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美的山间秋日景象。首句"綵翮高飞去不留",以彩鸟振翅高飞,消失在远方,象征着时光流逝,不留下痕迹。"斜阳长自射岩幽",夕阳斜照,光线穿透岩壁,显得深邃而静谧。
接下来的两句"织乌沈处晴霞敛,巢鹊归时暮霭收",通过乌鸦归巢和暮霭消散,进一步渲染了傍晚的宁静氛围。"翠锁云萝千嶂暝",描绘了山峦被青翠的藤蔓和暮色笼罩的景象,增添了神秘感。"红堆霜树一林秋",则以霜叶满林的秋色,展现出季节的转换和生命的轮回。
最后两句"人间此是通天窍,未必丹丘胜药丘",诗人借景生发感慨,认为这自然景观仿佛是天地间的通道,虽不及传说中的仙人居所如丹丘那样神奇,但已足够引人向往。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喜泉通碧甃。秫刈黄云,酿成芳酎。
瑞霭凝香,更阳和钟秀。
晓瓮寒光,夜槽清响,听颔珠频溜。
昼锦堂深,聚星筵启,一觥为寿。
况此神仙,蕊宫俦侣,玉殿英游,尽皆亲旧。
赢得开怀,对良辰握手。
醉席淋漓笑语,都不问、欲残更漏。
绣幕春风,轻丝美韵,明朝还又。
爱日轻融,阴云初敛,一番雪意阑珊。
柳摇金缕,梅绽五腮寒。
知是东皇翠葆,飞星汉、来止人间。
开新宴,笙歌逗晓,和气满城寰。
风光,偏舜水,贤侯政美,棠荫多欢。
更圜扉草鞠,木索长闲。
休向今朝惜醉,红妆映、群玉颓山。
相将见,宜春帖子,清夜写金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