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湖野阔。看一舸渔灯,败芦吹雪。
网外潮生,不用千丝萦结,水田香稻低烟穟。
听声声、草根泥滑。仄行初缚,纵横未许,满筐飞沫。
正玉露、凋伤万叶。爱篱菊溪枫,残霞明灭。
检点行厨,眼沸茶铛如活。
木兰载酒江南去,擘霜橙、暮砧时节。
那回风味,踏歌人醉,一身凉月。
分湖野阔。看一舸渔灯,败芦吹雪。
网外潮生,不用千丝萦结,水田香稻低烟穟。
听声声、草根泥滑。仄行初缚,纵横未许,满筐飞沫。
正玉露、凋伤万叶。爱篱菊溪枫,残霞明灭。
检点行厨,眼沸茶铛如活。
木兰载酒江南去,擘霜橙、暮砧时节。
那回风味,踏歌人醉,一身凉月。
这首《桂枝香·蟹》是清代词人沈皞日的作品,以蟹为主题,描绘了江南秋夜的景色和渔家生活。开篇“分湖野阔”四字,展现出开阔的湖面景象,随后通过“一舸渔灯,败芦吹雪”,描绘出渔夫在寒冷的夜晚捕鱼的场景,渔火与飘落的芦花相映成趣。
“网外潮生,不用千丝萦结”写出了潮水涌动,渔网无需过多束缚,暗示着生活的自在与轻松。接着,“水田香稻低烟穟”描绘出稻田里的稻谷在薄雾中摇曳,散发出香气,营造出丰收的氛围。
“听声声、草根泥滑”转而描绘蟹的活动,形象生动。“仄行初缚,纵横未许,满筐飞沫”描绘捕蟹的过程,富有动态感。接下来,“正玉露、凋伤万叶”则引入秋意,暗示季节更迭。
“爱篱菊溪枫,残霞明灭”进一步渲染秋色,篱笆边的菊花和溪边的枫树在残霞中若隐若现。词人还提到“木兰载酒江南去,擘霜橙、暮砧时节”,描绘了乘船出行,品尝霜橙,聆听暮砧的声音,营造出浓厚的江南秋游气氛。
最后,“那回风味,踏歌人醉,一身凉月”以回味的口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独自品味蟹的美味,沉浸在月光下的宁静与清凉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蟹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南秋夜的自然风光和渔家生活,情感丰富,意境优美。
我恨不如江头人,茅屋四壁旁无邻。
茅穿雨漏岁一缚,松叶为盖沙为茵。
大儿五更催解缆,去时冥冥天尚暗。
老妻走出呼小儿,大儿小儿下幽磡。
小儿髻如椎,年可十七八。
捩然汲水胜过獭,平生见鱼偏好杀。
穿于龙国恒探珠,若遇鲛人敢笞挞。
轻风飘飘日卓午,鱼卖江村晒鱼罟。
偃然一笑载酒归,人谓此实鱼之虎。
横江中心翻白波,小儿船尾发棹歌。
白头老翁喜奈何,我有嘉客新相过。
十年不见鬓较皤,矢口论事如悬河。
《黄庭》一卷读已多,老妻肘翁云靡他。
翁呼濯釜烧稿苇,我见船归置樽簋。
岂无大鱼大如豕。
君不见良工画翁画客画山亦画水,意在江心两儿子。
《题曾光表山水图》【明·罗玘】我恨不如江头人,茅屋四壁旁无邻。茅穿雨漏岁一缚,松叶为盖沙为茵。大儿五更催解缆,去时冥冥天尚暗。老妻走出呼小儿,大儿小儿下幽磡。小儿髻如椎,年可十七八。捩然汲水胜过獭,平生见鱼偏好杀。穿于龙国恒探珠,若遇鲛人敢笞挞。轻风飘飘日卓午,鱼卖江村晒鱼罟。偃然一笑载酒归,人谓此实鱼之虎。横江中心翻白波,小儿船尾发棹歌。白头老翁喜奈何,我有嘉客新相过。十年不见鬓较皤,矢口论事如悬河。《黄庭》一卷读已多,老妻肘翁云靡他。翁呼濯釜烧稿苇,我见船归置樽簋。岂无大鱼大如豕。君不见良工画翁画客画山亦画水,意在江心两儿子。
https://shici.929r.com/shici/R6mItAf.html
遗金在道吾亦攫,入朝争名战自恶。
胡为徒手长安归,骨瘦脰长如野鹤。
君不见饥䲭低飞啄腐鼠,饱鸣人屋人射女。
又不见鹤飞入层云,赤晴炅炅窥天文。
腹则饥,眼独饱,下栖旧林觉林小。
征西庙前是旧林,凤凰巢高喧百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