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第三十首,描绘了农村劳动人民灌溉农田的艰辛场景。诗中通过“下田戽水出江流”一句,展现了农夫们利用戽斗(一种古老的灌溉工具)从江河中汲取水源的情景,水流之大显示出劳动的繁重。接着,“高垄翻江逆上沟”描述了他们将水引向高地,克服地势落差,艰难地灌溉到山坡上的沟渠,这需要极大的体力和技巧。
“地势不齐人力尽”进一步强调了农田地形的复杂,劳动强度由此增加,农夫们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最后,“丁男长在踏车头”形象地刻画了男丁们长时间站在踏车上,驱动戽水车的情景,这是他们日常劳作中最辛苦的一环。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生动地展示了古代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同情和敬意。
斜阳渐远。望旧经行处,垂杨绿遍。
轻尘不碍行人目,算无恙,眉嚬隔窗犹见。
看花节序,恁便流光催换。
黯黯怅芳陌,东头画楼,西畔珠帘。
翠幕逢迎久,怎飞鸟知还?
那人无倦,青衫自捡,多少渍愁啼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