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湖相望地,出宰旧西京。
尝念吴公守,多惭许氏评。
春田谁雉乳,花县自莺声。
抚字今难问,能无同病情。
鸳湖相望地,出宰旧西京。
尝念吴公守,多惭许氏评。
春田谁雉乳,花县自莺声。
抚字今难问,能无同病情。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棻所作的《酬吴洛阳》。诗中以“鸳湖相望地”开篇,营造了一种深情厚谊的氛围。接下来,“出宰旧西京”,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经历,暗示了与吴洛阳之间的关系。诗人提到自己曾念及吴公的守土之功,而对许氏的评价则深感惭愧,这既是对吴洛阳才能的肯定,也是对自己未能达到同样高度的自谦。
“春田谁雉乳,花县自莺声”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隐喻人事,春田中的雉鸡孵化,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花县中的黄莺鸣叫,则是美好与和谐的象征。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生动的春日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吴洛阳的深切关怀与祝福。
最后,“抚字今难问,能无同病情”表达了诗人对吴洛阳当前境况的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同病相怜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清都绛阙,我自经行惯。
璧月带珠星,引钧天、笙箫不断。
宝簪瑶佩,玉立拱清班。
天一笑,物皆春,结得清虚伴。还丹九转。
凡骨亲曾换。携剑到人间,偶相逢、依然青眼。
狂歌醉舞,心事有谁知,明月下,好风前,相对纶巾岸。
疏梅插书瓶,洁白滋媚好。
微香悠然起,鼻观默自了。
秀色定可怜,仙姿宁解老。
禅翁心土木,对此成魔恼。
平明呼童汲井华,童归告我门有雪。
披衣疾走出户看,正见风毛万夫猎。
冷欺病骨不敢前,缩头蛰户如寒鳖。
楼台得势互照映,松竹无风自骚屑。
念昔儿童逢雪喜,抟捧嘴吞如沃渴。
如今欲啖老不禁,何异爱屦而遭刖。
高门有酒不爱诗,我爱吟诗尊屡阙。
东邻徐子与我同,爱诗过我衣百结。
藏头败被口吟呵,文似锵金身似铁。
人生岂合长贱贫,二百青铜直须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