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蓦山溪·其二和清虚先生皇甫坦韵》
《蓦山溪·其二和清虚先生皇甫坦韵》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词  词牌: 蓦山溪

清都绛阙,我自经行惯。

璧月带珠星,引钧天、笙箫不断。

宝簪瑶佩,玉立拱清班。

天一笑,物皆春,结得清虚伴。还丹九转。

凡骨亲曾换。携剑到人间,偶相逢、依然青眼。

狂歌醉舞,心事有谁知,明月下,好风前,相对纶巾岸。

(0)
翻译
清都宫殿如红霞般辉煌,我早已习惯在这里穿行。
明亮的月亮像镶嵌着珍珠的璧玉,伴随着仙乐飘荡,笙箫声不绝于耳。
我身着华丽的宝簪瑶佩,站在清贵的行列中,与仙人共聚。
天神微笑,万物皆显生机,我得以结识这群清静高雅的伴侣。修炼长生之丹。
凡人的躯体已换为仙骨,我手持利剑来到人间,偶尔相遇,仍被以青眼相待。
我放声歌唱,纵情舞蹈,心中的秘密又有谁能理解?在明月和清风中,我们在江边相对而坐,头戴纶巾。
注释
清都:仙境中的京城。
绛阙:红色宫阙,形容宫殿华丽。
璧月:明亮如璧的月亮。
钧天:神话中的天庭。
青眼:表示欣赏或好感的目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与自然合一的意境。开篇“清都绛阙,我自经行惯”表明诗人对这片高洁之地已经非常熟悉,似乎成为了他灵魂的一部分。这里的“绛阙”指的是宫殿前的台阶,但在这里它被赋予了超凡脱俗的意味。紧接着,“璧月带珠星,引钧天、笙箫不断”则是对夜空中明亮月光和繁星的描绘,以及天籁之音的传递,这些都是用来烘托诗人所达到的精神层次。

“宝簪瑶佩,玉立拱清班”中的“宝簪瑶佩”指的是珍贵的发饰,而“玉立拱清班”则是形容身着素洁服饰的人,整体给人一种清净脱俗之感。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来表达自己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天一笑,物皆春,结得清虚伴”中,“天一笑”可能指的是大自然的一种恩赐或是诗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豁然开朗。“物皆春”则象征着万物更新,这里的“春”不仅仅是季节的变化,更是精神层面的复苏和新生。结尾的“还丹九转,凡骨亲曾换”以及“携剑到人间,偶相逢、依然青眼”则透露出诗人对道法修炼和超脱尘世的追求。

最后,“狂歌醉舞,心事有谁知,明月下,好风前,相对纶巾岸”描绘了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情景。诗人的“狂歌醉舞”表达了他内心的喜悦和解脱,而“心事有谁知”则是对这种精神状态的独特体验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超凡境界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大自然合一的意境。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用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为韵寄李秉彝德叟·其八

桃李春成径,本自不期人。

历下两寒士,箪瓢能悦亲。

耻蒙伐国问,肯卧覆车尘。

子既得此友,从之求日新。

(0)

谢陈正字送荔支三首·其三

橄榄湾南远归客,烦将嘉果送蓬门。

红衣襞积蛮烟润,白晒丁香之子孙。

(0)

观化十五首·其十

红罗步障三十里,忆得南溪踯躅花。

马上春风吹梦去,依稀人摘雨前茶。

(0)

次韵游景叔闻洮河捷报寄诸将四首·其四

遥知一炬绝河津,生缚青宜不动尘。

付与山河印如斗,忍为鼠子腹心人。

(0)

渔舍观梅寄修竹韵

寒云漠漠护墙阴,潇洒梅枝出竹林。

影落花矶和雪钓,香浮老瓮带春斟。

几凭水驿传芳信,秖许沙鸥识素心。

回首孤山千树远,扁舟乘兴梦中寻。

(0)

夜坐读书

寂寞寒窗下,观书胜苦吟。

青灯风雪夜,黄卷圣贤心。

吾道关兴废,斯文几古今。

凤兮胡不至,三叹泪沾襟。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