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宁波寺登览》
《过宁波寺登览》全文
明 / 屠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落日川桥野寺幽,风篁雨蔓碧遭周。

居连一舍今方到,胜接三江昔未游。

门外沧波飞白鸟,殿前红叶偃深秋。

鸡声隔竹啼寥寂,僧在薜萝宫里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探访宁波寺的旅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寺庙的庄严景象。

首联“落日川桥野寺幽,风篁雨蔓碧遭周”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川桥边的野寺显得格外幽静,四周被翠绿的竹林和藤蔓环绕,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落日”、“野寺”、“风篁”、“雨蔓”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颔联“居连一舍今方到,胜接三江昔未游”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行程的感慨。他提到自己终于到达了这座寺庙,与之前未曾游览过的三江地区相连接,暗示了此行的不凡与新奇。这两句既是对旅程的总结,也流露出对未知探索的满足感。

颈联“门外沧波飞白鸟,殿前红叶偃深秋”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边的景色。门外是广阔的水面,白鸟自由飞翔,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之美;殿前则是深秋时节,红叶纷飞,为古老的寺庙增添了几分肃穆与庄重。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动态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融合的深刻感受。

尾联“鸡声隔竹啼寥寂,僧在薜萝宫里头”则将视线转向寺庙内部,通过远处传来的鸡鸣声和僧人在薜萝(一种藤本植物)掩映的宫室中静坐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这里的“寥寂”不仅指环境的寂静,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禅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独特视角,以及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屠侨
朝代:明

(1480—1555)明浙江鄞县人,字安卿,号东洲。屠湖子。正德六年进士。授御史。巡视居庸诸关。武宗遣使捕虎豹,侨力谏不可。累迁至左都御史。卒谥简肃。有《东洲杂稿》、《南雍集》。
猜你喜欢

清平乐.薄暮上怀柔城,望红螺山一带旧边墙也

烟光上了。天淡孤鸿小。一派角声听渐杳。

吹冷西风残照。平安火映谯楼。旌旗半卷城头。

写入屏山几曲,乡心历乱边愁。

(0)

水调歌头.中秋独酌,用东坡韵

云净月如洗,风露湛青天。

不知今夕何夕,陈事忆当年。

多少销魂滋味,多少飘萍踪迹,顿觉此心寒。

何日卸尘鞅,肥遁水云间。沃愁肠,凭浊酒,枕琴眠。

任他素魄,广寒清影缺还圆。

谁管秋虫春燕,毕竟人生如寄,各自得天全。

且尽杯中物,翘首对婵娟。

(0)

丑奴儿

虚心直节裁为桶,野卉奇葩。排比杈枒。

离合神光灿若霞。铜觚玉盎何须论,青绿交加。

缕篆雕花。长短随心不及他。

(0)

风入松.春灯次夫子韵二首·其一

沿河新草绿堪挑。丝柳渐开条。

六鳌海上凌风至,献明珠、火树蟠桃。

十里朱阑画阁,满天月壁星轺。太平乐事庆清朝。

结伴走天桥。钿车游马笙歌队,望青帘、春酒新烧。

红烛缘街引路,浮圆到处元宵。

(0)

惜分钗.看童子抖空冲

春将至。晴天气。消闲坐看儿童戏。借天风。鼓其中。

结彩为绳,截竹为筒。空。空。人间事。观愚智。

大都制器存深意。理无穷。事无终。

实则能鸣,虚则能容。冲。冲。

(0)

步蟾宫.至日

黄钟律吕吹葭管。浙风日、阳和向暖。

诗书相对坐晴窗,看野马、纷纷过眼。

五纹谁计丝长短。且图个、画长一线。

自知不共世人妆,何必问、画眉深浅。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