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沦放在山州,邛竹纱巾处处游。
野日苍茫悲鵩舍,水风阴湿弊貂裘。
鸡鸣候旦宁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
两首新诗千里道,感君情分独知丘。
清时沦放在山州,邛竹纱巾处处游。
野日苍茫悲鵩舍,水风阴湿弊貂裘。
鸡鸣候旦宁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
两首新诗千里道,感君情分独知丘。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的文学家徐铉所作,名为《和张先辈见寄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异乡漂泊、怀念故土的情感。
“清时沦放在山州”,这里的“清时”指的是早晨的时光,“沦放”则是闲适、游荡之意,结合“山州”,可知作者正处于一个多山的地方,早晨的氛围给人的感觉是宁静而悠闲。
接下来的“邛竹纱巾处处游”,“邛竹”指的是一种竹子,“纱巾”则是一种用丝绸制成的头巾或手帕。这里表达了作者在这个山州中随处可见到的景象,是一个充满自然美和生活气息的地方。
然而,诗人并未沉浸于这宁静之中,而是产生了悲凉之情。“野日苍茫悲鵩舍”,“野日”指的是田间的日光,“苍茫”则形容无边无际,“鵩舍”是古代一种用竹木制成的小屋。这里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而又荒凉的自然景观,心中涌现出对远离家乡小屋的怀念和悲伤。
“水风阴湿弊貂裘”,“水风”指的是接近水边的地方常有的微风,“阴湿”形容环境的潮湿寒冷,“弊貂裘”则是旧时贵族穿着的豪华皮衣,现今却已破旧不堪。这里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凄凉和物是人非之感。
“鸡鸣候旦宁辞晦”,“鸡鸣”指的是鸡叫声,常用来象征黎明到来,“候旦”即等待天亮,“宁辞晦”则意味着无论外界如何阴霾,诗人的内心却是平静的。这里表达了诗人面对新的一天的平和态度。
“松节凌霜几换秋”,“松节”指的是松树的节疤,“凌霜”形容松枝在严冬中顶着白雪,依然挺立不屈。这里通过松枝的坚韧不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和坚持精神的赞美。
最后两句“两首新诗千里道,感君情分独知丘”,则是诗人通过写诗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虽然相隔千里,但心中的感情只有那山丘能明白。这也反映了古代文人通过文学作品交流情感的常见手法。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一位漂泊异乡、怀念故土之人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