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将傍白云隈,莫记尘游岁屡回。
谁为阳城更下考,祗应彭泽赋归来。
山中猿鹤休多怨,沙上凫鸥岂浪猜。
三径久荒违二仲,清尊花下拟重开。
结庐将傍白云隈,莫记尘游岁屡回。
谁为阳城更下考,祗应彭泽赋归来。
山中猿鹤休多怨,沙上凫鸥岂浪猜。
三径久荒违二仲,清尊花下拟重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态度与心境。首联“结庐将傍白云隈,莫记尘游岁屡回”表达了诗人选择远离尘世,隐居于云雾缭绕的山间,不被世俗所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颔联“谁为阳城更下考,祗应彭泽赋归来”引用了古代两位著名的隐士陶渊明和谢灵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对官场的厌倦与逃避。
颈联“山中猿鹤休多怨,沙上凫鸥岂浪猜”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中的猿猴、鹤鸟以及沙滩上的野鸭、鸥鸟都赋予了情感,通过它们的“怨”与“猜”,反衬出诗人对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的向往。尾联“三径久荒违二仲,清尊花下拟重开”则表达了诗人虽然久未归家,但内心依然渴望回归自然,与好友共享清酒与花下的欢聚,体现了他对简单、纯粹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以及对自然美景和真挚友谊的热爱与向往。
帝城三五。灯光花市盈路。天街游处。
此时方信,凤阙都民,奢华豪富。纱笼才过处。
喝道转身,一壁小来且住。
见许多、才子艳质,携手并肩低语。
东来西往谁家女。买玉梅争戴,缓步香风度。
北观南顾。见画烛影里,神仙无数。
引人魂似醉,不如趁早,步月归去。
这一双情眼,怎生禁得,许多胡觑。
柯亭之椽不复得,蕲州黄竹今尚存。
苍崖翠壁产脩干,千顷萧索烟云昏。
羌人眼力发天巧,长笛裁成凤膺饱。
老龙馀响出空星,欲喷炎天作秋晓。
西湖夜寂凉风生,山头一钩新月明。
商声悽悲羽声壮,行子忽忽难为情。
时无绿珠清音激皓齿,野王临风三弄亦已矣。
唯有愁端无古今,举刀不断东流水。
深闺兰灯照空床,笛声不如离恨长。
曲终人散一惆怅,回首江山非故乡。
万事浮云过寥廓,且醉杯中琥珀薄。
君不见玉管横吹黄鹤楼,江城五月梅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