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曹深叟之越》
《送曹深叟之越》全文
宋 / 赵汝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几时重握手,未可便轻离。

路指千岩去,程宽一月期。

扪萝窥禹穴,剥藓读曹碑。

必自兰亭过,方当春暮时。

(0)
翻译
何时能再次相会,切勿轻易分离。
道路通向千岩深处,行程安排了一个月的期限。
攀援藤萝探寻大禹洞穴,剥开青苔阅读曹氏碑文。
一定要途经兰亭,那时正是暮春时节。
注释
几时:何时。
重:再次。
握手:相会。
轻离:轻易分离。
路:道路。
指:指向。
千岩:千座山岩。
去:前往。
程:行程。
宽:宽裕。
一月期:一个月的期限。
扪:摸索。
萝:藤萝。
窥:探寻。
禹穴:大禹洞穴。
剥:剥开。
藓:青苔。
读:阅读。
曹碑:曹氏碑文。
必:一定。
自:从。
兰亭:兰亭(著名的书法胜地)。
过:经过。
方:才。
当:正值。
春暮时:暮春时节。
鉴赏

这首宋诗《送曹深叟之越》是赵汝燧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曹深叟即将远行越地的深深惜别之情。首句“几时重握手”,写出了诗人对与友人再次相聚的期待,暗示了离别之痛;“未可便轻离”则强调了此次分别的不易,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接下来的两句,“路指千岩去,程宽一月期”,描绘了曹深叟的行程,他将沿着千岩万壑的道路远行,旅程漫长,预计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遥远。

“扪萝窥禹穴,剥藓读曹碑”这两句,通过想象友人在旅途中的情景,如攀援藤萝探寻大禹遗迹,剥开苔藓阅读古代碑文,既寓含了对友人学识的赞美,也寄寓了对友人旅途文化的探寻和寄托。

最后,“必自兰亭过,方当春暮时”,诗人提醒曹深叟一定会经过著名的兰亭,那时正值春天将尽之时,暗含了对友人此行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在春光中找到慰藉,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伤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深厚,又有对友人旅途的关切,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之美。

作者介绍

赵汝燧
朝代:宋

(1172—1246)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号野谷。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主东阳县簿,迁湖南刑司狱干官,改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年课羡三十万。迁知郴州。历湖南宪漕,以刑部郎官召对,再差知温州。博记工文,尤长于诗,为江湖派诗人。有《野谷诗稿》。
猜你喜欢

白杜鹃花

从来只说映山红,幻出铅华夺化工。

莫是杜鹃飞不到,故无啼血染芳丛。

(0)

水调歌头.贺广东漕蔡定夫母生日

玉树映阶秀,玉节逐年新。

年年九月,好为阿母作生辰。

涧底蒲芽九节,海底银涛万顷,酿作一杯春。

泛以东篱菊,寿以漆园椿。对西风,吹鬓雪,炷香云。

郎君入奏,又迎珠幰入修门。

看即金花紫诰,并举莆常两国,册命太夫人。

三点台星上,一点老人星。

(0)

道旁槿篱

夹路疏篱锦作堆,朝开暮落复朝开。

抽心粔籹轻拖糁,近蒂燕支酽抹腮。

占破半年犹道少,何曾一日不芳来。

花中却是渠长命,换旧添新底用催。

(0)

送丘宗卿帅蜀三首·其二

谕蜀宣威百万兵,不须号令自精明。

酒挥勃律天西碗,鼓卧蓬婆雪外城。

二月海棠倾国色,五更杜宇说乡情。

少陵山谷千年恨,不遇丘迟眼为青。

(0)

闷歌行十二首·其五

书策看来已觉烦,诗篇厌了更休论。

客心未便无安顿,试数油窗雨点痕。

(0)

不寐听雨

雨到中宵寂不鸣,只闻风拂树梢轻。

瓦沟收拾残零水,并作檐间一滴声。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