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已苦拘阂,无生惧飘沦。
忧乐多所惑,违取丧其真。?周久已徂,此辩将何陈。
有已苦拘阂,无生惧飘沦。
忧乐多所惑,违取丧其真。?周久已徂,此辩将何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有已苦拘阂,无生惧飘沦”描绘了人在有生之年受到种种束缚与限制的痛苦,以及对无常生命的恐惧。接着,“忧乐多所惑,违取丧其真”则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快乐与避免忧愁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忽略了生活的本质和真实意义。
后两句“周久已徂,此辩将何陈”似乎在探讨时间的流逝与真理的追寻。这里的“周久”可能暗指周朝,一个历史上的王朝,而“徂”意味着消逝或结束。诗人在此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某些问题的辩论与探索,是否还有意义?这不仅关乎个人的生命体验,也触及到对历史、真理乃至宇宙本质的深层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有生与无生、忧与乐、过去与未来,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真理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生价值和存在意义的追问。
嗟嗟中原今何地,惰民亿万天弃之。
我生不辰遣睹此,酖毒流染宁可医。
朋亲故旧无免者,白昼枯胔行累累。
九州沃野不播种,益蓺淫药戕孑遗。
国家又从征其利,漏脯鸩酒取疗饥。
四邻揶揄幸吾祸,君相纵省吁已迟。
侯官文忠不胜愤,焚排匪顾大患随。
戾时天道定深嫉,投死志业终难恢。
我今何者不自量,仇视妖物忘倾危。
畀炎扬灰聊泄怒,旁观震駴颠且趋。
背后岂免竞嗤点,我实儿戏而毋讥。
九原死友尚不谅,眼前佻巧谁吾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