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劳亭下秦淮水,锦帆摇摇系沙尾。
少年远作万里行,愁结双娥低不起。
向来祇为新知乐,不悟翻成别时恶。
尊中安得千日酒,同埋黄垆亦何有。
劳劳亭下秦淮水,锦帆摇摇系沙尾。
少年远作万里行,愁结双娥低不起。
向来祇为新知乐,不悟翻成别时恶。
尊中安得千日酒,同埋黄垆亦何有。
这首《送远曲》是明代诗人薛蕙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一位青年离别时的愁绪与不舍。
“劳劳亭下秦淮水”,开篇以劳劳亭和秦淮水起兴,营造出离别的氛围。劳劳亭是古代送别之地,秦淮水则增添了离别的哀愁与绵长。接着,“锦帆摇摇系沙尾”一句,通过描绘帆船在水面上轻轻摇曳,与岸边沙尾相系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少年远作万里行”,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年轻的旅人,即将踏上遥远的旅程。“愁结双娥低不起”则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离别前的内心状态,愁绪如同重压一般,使得双眉紧锁,无法抬起,形象地表现了离别之痛。
“向来祇为新知乐,不悟翻成别时恶。”这两句转折,从离别的痛苦转而反思,原来是为了结交新友的快乐,却未曾料到会成为分别时的痛苦。这种反差,加深了离别的哀伤。
最后,“尊中安得千日酒,同埋黄垆亦何有。”表达了对长久相聚的渴望,即使能有千日酒,也难以弥补离别的遗憾。即便是共同埋入黄土,也无法挽回时光的流逝,表达了深深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转折,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对相聚的渴望,情感真挚动人。
泥洹那竭国,阿耨王舍城。
宝界极四照,瑟居悬三明。
何年丈六身,图画来汉京。
竺僧荼毗日,金骨灰佛成。
居士豫章人,家续南宗灯。
六尘忘有相,十喻归空名。
一室似招提,雨积花林平。
遥峰矗窗牖,鸣溜飞阶庭。
茂植祇园树,驯鸽栖不惊。
理亦讲解析,念能禅寂澄。
知幻非所幻,有生自无生。
君其戒净土,毋忘弇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