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稿成埃两鬓丝,考槃在涧倚天知。
岩前风叶行人耳,便是襄阳堕泪碑。
谏稿成埃两鬓丝,考槃在涧倚天知。
岩前风叶行人耳,便是襄阳堕泪碑。
这首诗名为《思贤岩》,是宋代诗人陈岩所作。诗中以个人的辛劳和感慨为背景,表达了对贤才的怀念与敬仰。首句"谏稿成埃两鬓丝"描绘了诗人长时间致力于撰写奏章,满头白发如尘埃般堆积,显示出其勤勉和岁月的痕迹。"考槃在涧倚天知"借用典故,"考槃"原指隐居生活,这里暗指贤者隐逸,只有高山流水、天地自然能理解其志向。
后两句"岩前风叶行人耳,便是襄阳堕泪碑"进一步深化主题,将思贤之情寄托于自然景物。"岩前风叶"象征着贤者的遗风,随风飘荡,触动行人的耳朵,仿佛能听到他们的教诲。"襄阳堕泪碑"则借用了刘表在襄阳痛失贤臣诸葛亮的故事,暗示诗人对失去贤才的惋惜,如同襄阳人为诸葛亮哭泣的碑铭,表达了深深的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象寄托对贤者的追思,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对人才的敬仰。
祗宫傍有园,即境名欢喜。
不惟适净乐,峰姿实清美。
蟾蜍望举头,刚斧何须尔。
设以拟嵩高,企之月光子。
命驾每在冬,明窗坐辄久。
以言欢喜缘,今来意颇有。
闾阎足盖藏,宿麦复芃亩。
然宁忘去岁,去岁艰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