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重到白门游,文阵纵横战未休。
筑室谋夫谁执咎,言兵败将转增羞。
艰难风雨怜畴昔,容易光阴阅几秋。
赖有吴刚携月斧,装成七宝广寒楼。
六年重到白门游,文阵纵横战未休。
筑室谋夫谁执咎,言兵败将转增羞。
艰难风雨怜畴昔,容易光阴阅几秋。
赖有吴刚携月斧,装成七宝广寒楼。
这首诗名为《杂感(其二)》,是清代诗人张之纯所作。诗中以“六年重到白门游”开篇,描绘了诗人时隔多年再次来到某个地方的感慨,仿佛在文阵中进行了一场未曾停歇的战斗。接着,诗人反思筑室之事,表达了对过去决策的反思与自责。随后,通过“艰难风雨怜畴昔,容易光阴阅几秋”,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回忆往昔的艰辛与岁月的流转。
最后,“赖有吴刚携月斧,装成七宝广寒楼”一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世界或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吴刚携月斧象征着改造与创造的力量,而“七宝广寒楼”则寓意着一个充满珍宝与宁静的美好之地。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往的回顾与反思,也有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