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骨作铜声,相皮失千里。
何处解传神,不出阿堵里。
双耳如批竹,浑身不作花。
赵霖画曾见,大似拳毛騧。
大宛自有种,牵来祗若常。
艳称徕天马,笑杀茂陵郎。
敲骨作铜声,相皮失千里。
何处解传神,不出阿堵里。
双耳如批竹,浑身不作花。
赵霖画曾见,大似拳毛騧。
大宛自有种,牵来祗若常。
艳称徕天马,笑杀茂陵郎。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对钱选所绘《画马》的题咏。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画中马的形象与气质。
“敲骨作铜声,相皮失千里。”这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形容马骨坚硬如铜,皮毛坚韧无比,即使千里之遥也能保持其原貌,展现出马的非凡品质。
“何处解传神,不出阿堵里。”“阿堵”即指马的眼睛,此处意为如何能将马的神韵传达出来,不在眼睛的描绘上,强调了画马的关键在于整体神韵的把握。
“双耳如批竹,浑身不作花。”形象地描述了马的耳朵形状如同削尖的竹子,全身没有多余的装饰,突出了马的简洁与自然之美。
“赵霖画曾见,大似拳毛騧。”提到赵霖的画作,对比说明钱选的画马与赵霖的作品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强调了钱选画马的独特之处。
“大宛自有种,牵来祗若常。”“大宛”是中国古代对西域产马之地的称呼,这里指马的品种源自大宛,而钱选的画作却让观者仿佛看到寻常之马,体现了画家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艳称徕天马,笑杀茂陵郎。”“天马”通常指传说中的神马,此处赞美钱选的画作如同天马,令那些自以为是的文人学者(“茂陵郎”)相形见绌,表达了对画作的极高评价。
整首诗通过对马的生动描绘和对钱选画技的高度赞扬,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非本韩国诸公子,胡乃人形心蝮虺。
身既入秦而媚秦,肆无忌惮浮商李。
狂言著书三十篇,读者能无污唇齿。
且言仁义不足用,唯有严刑堪致治。
斯言岂足称人言,反悖经常灭天理。
助秦为虐犹庶几,名教不容良可耻。
昔者韩虔尝篡晋,远溯其源固应尔。
吾欲火书而人人,周孔之道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