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君亦可人,真姿傲霜雪。
比德匪玩物,相看敦晚节。
此君亦可人,真姿傲霜雪。
比德匪玩物,相看敦晚节。
这首诗通过“此君”这一形象,巧妙地将竹子拟人化,赋予了它高尚的品德和不屈的精神。"此君亦可人,真姿傲霜雪",开篇即以“此君”自比,表达出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傲然独立品格的钦佩与向往。“真姿傲霜雪”,更是直接描绘了竹子在严寒中依然挺立的姿态,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接着,“比德匪玩物,相看敦晚节”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竹子与自己的品德进行类比,表明自己追求的不仅仅是外表的美丽,更在于内在的高洁和坚定。这里的“比德”不仅指竹子的外形美,更重要的是其内在的道德品质,象征着诗人坚守的信念和操守。“匪玩物”则强调了竹子不是简单的装饰品,而是具有深刻寓意和精神价值的存在。“相看敦晚节”,则表达了诗人与竹子之间心灵上的共鸣,以及在晚年更加珍惜和坚持自我品格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力量,更寄托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人生晚节的重视,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何物老妪如达生,可儿可儿此宁馨。
五百道乳一吸倾,轩然七步意飞腾。
方舆圆盖良浩荡,岂有黄口思横行。
文武成康纵不作,异说未必遽勃兴。
西竺家免妄自大,乃以早出思凭陵。
恒星如雨陨不见,尚嫌其晚纷纭争。
孔子吾师之高弟,其言固自有明徵。
谁人巧仿金涂塔,相轮峨峨铜绿明。
摩挲题字半漫漶,妙制定非凡手成。
白石不作周郎死,才薄有愧哦诗声。
夜深且桃长明灯,诗成共啖山芋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