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铜制如来䧏生像歌》
《铜制如来䧏生像歌》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古风

何物老妪如达生,可儿可儿此宁馨。

五百道乳一吸倾,轩然七步意飞腾。

方舆圆盖良浩荡,岂有黄口思横行。

文武成康纵不作,异说未必遽勃兴。

西竺家免妄自大,乃以早出思凭陵。

恒星如雨陨不见,尚嫌其晚纷纭争。

孔子吾师之高弟,其言固自有明徵。

谁人巧仿金涂塔,相轮峨峨铜绿明。

摩挲题字半漫漶,妙制定非凡手成。

白石不作周郎死,才薄有愧哦诗声。

夜深且桃长明灯,诗成共啖山芋羹。

(0)
鉴赏

这首诗《铜制如来栴生像歌》由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尊铜制如来栴生像的庄严与神秘。

诗中首先赞美了一位“老妪”般的存在,她如同达生般慈爱,能抚慰人心。接着,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述了这尊佛像的宏伟与力量,它仿佛能以一吸之力倾倒天地,七步之内意气飞扬,展现出超凡脱俗的气势。诗人进一步将佛像置于宇宙之中,强调其包容万物的浩瀚胸怀,同时又以“黄口”(幼小的鸟)的比喻,暗示佛像的智慧与威严,即使在文武盛世也难以比拟。

接下来,诗人借用了古代的地理概念“方舆圆盖”,以及历史上的盛世“成康”,表达了对佛像超越时空、超越世俗的力量的赞叹。他提到佛像可能受到某些异说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未导致佛像的狂妄自大,反而激发了其内在的智慧与力量。诗人还引用了佛教故事中的“西竺家”和“恒星如雨陨不见”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佛像的神秘与超凡。

最后,诗人将目光转向儒家文化,提到孔子作为佛像的“高弟”,其言论中蕴含着明确的指引。他赞扬了佛像上精美的文字,尽管有些已经模糊不清,但仍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匠心。诗人以“白石不作周郎死”为喻,表达了自己虽才华有限,但依然愿意吟诗赞颂佛像的意愿。夜晚,诗人点亮长明灯,与友人共同品尝山芋羹,以此结束这一段关于佛像的赞歌。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像的深刻感悟与赞美,同时也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渔父词

七尺长竿八尺丝,懒将香饵钓鲲鲕。

夙盟象罔鸱夷侣,绿水青山是便宜。

(0)

欹枕答朱郡丞

思家欹枕懒看春,似是莺花厌客贫。

千古穷愁终在我,百年傲骨强依人。

临书绝爱来禽旧,对酒先怜射兽新。

索处凄凉歌一曲,南中回首晚伤神。

(0)

白云洞·其二

陟彼白云洞,洞里白云迷。

跳出白云外,身与白云齐。

(0)

和韩孟郁将归诗三首·其三

闻君归筑南山颠,囊中奈何无一钱。

清泉白石足懒性,流水浮云出世缘。

七尺头颅元自赘,百年天地拚相捐。

栖心物外寄幽爽,凉风高枕北窗眠。

(0)

翠岩亭六首·其三

花龛高挂天,飞影不著地。

鸣铎下虚空,谁悟岩头意。

(0)

白菊

冉冉真疑堕素云,清芬玉质可离群。

秋来閒品陶家种,不染铅华独有君。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