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岘山用刘清叔韵》
《登岘山用刘清叔韵》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向来碑在所,今见下牛羊。

魂逐江山老,名流史传香。

吴谋千载伟,晋事一丘荒。

不用凭高看,中原尚鹿场。

(0)
注释
向来:自古以来。
碑在所:碑文留存之处。
下牛羊:牛羊游荡。
魂逐:人的灵魂追随。
江山老:江山岁月流逝。
名流史传香:名声在历史中流传不息。
吴谋:吴国的智谋。
千载伟:千年伟大。
晋事:晋朝事迹。
一丘荒:荒凉一片。
不用:无需。
凭高看:登高眺望。
中原尚鹿场:中原大地仍是争夺之地。
翻译
自古以来,碑文留存于此,如今只见牛羊在此游荡。
人的灵魂随江山老去,名声却在历史中流传,如香火般永恒。
吴国的智谋千年伟大,晋朝的事迹如今只剩一片荒凉。
无需登高眺望,中原大地仍是群雄逐鹿的战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登岘山用刘清叔韵》,通过对比古今、对照名实,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向来碑在所,今见下牛羊。”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时光流转、历史变迁的情景。碑碣原是记录古迹和名人的,现在却成了牧牛放羊的地方,这一对比凸显了历史的沧桑与事物的无常。

“魂逐江山老,名流史传香。”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以及对于那些流传于史书中的名字和功业的赞美。这里所谓“江山老”,不仅指自然景观的变迁,也包含了历史文化的积淀。

“吴谋千载伟,晋事一丘荒。”诗人提及了古代吴国的雄伟策略与晋代事件的荒凉结局,将宏大与荒废对比,反映出历史上的兴衰更替,以及个人功业的脆弱性。

“不用凭高看,中原尚鹿场。”末句通过不必登高就能看到中原仍有猎 鹿活动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眷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变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情怀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山涧初静

细雨过山家,晴天漾晚霞。

残流咽幽涧,新绿上青莎。

翠浴枝头鸟,红飘叶底花。

樵歌洞口发,归骑夕阳斜。

(0)

苍梧逢叶二开美

落日山欲暮,苍烟宿未收。

故人劳梦到,相忆命孤舟。

帆影问潭月,江声话海楼。

满船歌吹发,相对白蘋洲。

(0)

黄岩谒空老人效寒山子体·其三

谁非切生死,成亏系修福。

昔与佛齐肩,今甘佛奴仆。

何为恋妻孥,弃师在深谷。

深谭不能久,伤心欲痛哭。

(0)

春夜新晴

风翻晴色入窗纱,约雨雷声细不哗。

仙妇月眉勾宿蝶,美人红带照啼花。

夜从萤夜寒中度,夏在灯光湿处芽。

枝畔笑看薇露满,玉壶贮得试新茶。

(0)

秋兴·其二

散步江村日影斜,双双鸥鸟踏晴沙。

晚霞海角三株树,秋水明河八月槎。

回首天涯真浪迹,侧身歧路岂无家。

别来不奈逢摇落,愁见芙蓉一度花。

(0)

少年行二首·其二

春风同醉酒家胡,据坐狂歌意气粗。

抛却酒钱不用数,临行犹自盼当垆。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