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其一》
《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其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一自檀溪把酒馀,年来夷路浸崎岖。

楼头落日人空老,局面西风事顿殊。

故国山容增黯淡,旧时柳色半荒芜。

草堂想见忧时切,曾赋官军近捷无。

(0)
翻译
自从那次在檀溪边饮酒后,近年来的道路变得越来越崎岖不平。
楼头夕阳下,人事已非,往昔的秋风中情景大变。
故乡的山色更加暗淡,昔日的柳树也多半荒凉。
想象中在草堂中,你一定深深忧虑时局,曾写过官军近日的捷报。
注释
檀溪:地名,可能指檀溪这个地方。
夷路:平坦的大路。
浸崎岖:逐渐变得崎岖。
楼头落日:夕阳西下。
人空老:人事变迁,人们都老去。
局面西风:秋风起,象征着时局变化。
事顿殊:事情完全不一样了。
故国山容:故乡的山景。
黯淡:阴暗、凄凉。
旧时柳色:过去的柳树。
半荒芜:大部分荒废。
草堂:诗人或对方的居所。
忧时切:深切忧虑时事。
官军近捷:官军近日取得胜利。
无:没有写出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檀溪畅饮的场景,感受到时光流转带来的沧桑巨变。"一自檀溪把酒馀,年来夷路浸崎岖"两句通过对比手中的酒和时间流逝的山路,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更迭的感慨。

"楼头落日人空老,局面西风事顿殊"则描绘了一幅夕阳下的孤寂图景,强调了时光带来的变化和孤独。

接下来的"故国山容增黯淡,旧时柳色半荒芜"两句,通过对故乡山川和柳树的描述,表现出诗人对于家乡美好记忆与现实颓败之间的落差感。

最后,"草堂想见忧时切,曾赋官军近捷无"表达了诗人在草堂中思念故人的心情,以及对过去自己担任官职时期望能够迅速成功而未果的遗憾。

整首诗充满了怀旧和哀愁的情感,是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的一种深刻反映。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嘉禾八咏·其四宣公桥

当时仓卒倚鸿筹,清白堪封万户侯。

陵谷已非家世远,画桥依旧水东流。

(0)

夏日六言四首·其四

我是百年遗老,扫空一梦浮名。

未到终南二华,且入天台四明。

(0)

新秋往来湖山间四首·其三

禹祠巍巍阅千代,广殿修廊半倾坏。

屹然遗窆每摩挲,石长苔侵字犹在。

去年已愧曳杖来,今者更用儿扶拜。

聊持一酌荐丹衷,衰疾龙钟神所贷。

(0)

携瘿尊醉梅花下

楠瘿作尊容斗许,拥肿轮囷元媚妩。

肯从放翁来住山,谁云置身不得所。

山房寂寞久不饮,作意欲就梅花语。

我病鲜欢花更甚,日暮凄凉泣残雨。

人生万事云茫茫,一醉常恐俗物妨。

正须仙人冰雪肤,来伴老子铁石肠。

花前起舞花底卧,花影渐东山月堕。

瘿尊未竭狂未休,笑起题诗识吾过。

(0)

感遇六首·其六

人与人为徒,事我盖有缘。

司晨与警夜,异类亦可怜。

舐糠啄遗粒,要使全其天。

人则当教诲,见善或能迁。

盛怒姑小忍,虽蒲岂非鞭。

事过我亦喜,陶然送流年。

(0)

喜郑唐老相过

郑子有书癖,对书百事忘。

头乱不暇栉,炙冷不暇尝。

持此金石心,力求古文章。

吟哦屈宋作,蚤夜声琅琅。

方挥却日戈,耻窥及肩墙。

不见今六年,所得非复常。

扁舟夜过我,剧论神激扬。

徐出二三篇,稊米于太仓。

已足起衰懦,黑丝生鬓霜。

使得尽见之,殆可针膏肓。

愿子继自今,勿惜倾锦囊。

因来数为寄,岁晚慰所望。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