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河上逢友人》
《河上逢友人》全文
唐 / 罗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知君意不浅,立马问生涯。

薄业无归地,他乡便是家。

宵吟怜桂魄,朝起怯菱花。

语尽黄河上,西风日又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féngyǒurén
táng / luó

zhījūnqiǎnwènshēng
báoguīxiāng便biànshìjiā

xiāoyínliánguìcháoqièlínghuā
jìnhuángshàng西fēngyòuxié

翻译
我知道你心意深厚,立刻询问你的生活状况。
在贫瘠的事业中找不到归宿,他乡就成了你的新家。
夜晚吟诗感叹如月的清冷,早晨起来却害怕见到菱花的倒影。
交谈完毕,我们在黄河边告别,西风中太阳又即将落山。
注释
知:了解。
君:你。
意:心意。
不:不。
浅:浅薄。
立:站立。
马:马匹。
问:询问。
生:生活。
涯:生涯。
薄业:微薄的事业。
无:没有。
归:回归。
地:地方。
他乡:异乡。
宵:夜晚。
吟:吟诵。
怜:怜惜。
桂魄:月亮。
朝:早晨。
怯:害怕。
菱花:菱角的倒影。
语:话语。
尽:完。
黄:黄河。
河上:河边。
西风:秋风。
日:太阳。
斜:倾斜,落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黄河岸边偶然相遇的场景,表达了一种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情感。首句"知君意不浅,立马问生涯",通过对话者的深刻理解和急切询问生命之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未来命运的关切。

"薄业无归地,他乡便是家"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心中的失落感和一种超脱尘世的豁达。诗人将外在的环境比喻为"他乡",而这种漂泊之境却被视作"家",显示了对现实无奈的接受与顺应。

接下来的两句"宵吟怜桂魄,朝起怯菱花",通过诗人夜晚时分对桂花香气的留恋和清晨对菱角花的羡慕,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不舍。这里的桂花和菱花,可以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寄托,即便是在异乡漂泊之中,也难以割舍内心的温柔与情感。

最后两句"语尽黄河上,西风日又斜",则是通过对话结束于黄河岸边和夕阳西下的景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黄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此处显得尤为沉重,而"西风"更增添了一份秋意凄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与无奈,以及在异乡漂泊中对于朋友情谊的珍视。

作者介绍
罗邺

罗邺
朝代:唐   字:不详   籍贯:余杭   生辰:825—?

罗邺(825—?),字不详,余杭人,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寄庐岳僧

一闻飞锡别区中,深入西南瀑布峰。

天际雪埋千片石,洞门冰折几株松。

烟霞明媚栖心地,苔藓萦纡出世踪。

莫问江边旧居寺,火烧兵劫断秋钟。

(0)

览清尚卷

李洞僻相似,得诗先示师。

鬼神迷去处,风日背吟时。

格已搜清竭,名还着紫卑。

从容味高作,翻为古人疑。

(0)

过湍沟谷

西去穷胡处,嵓崖境不常。

石形相对耸,天势一条长。

栈底鸣流水,林端敛夕阳。

虽随兵马至,未免畏豺狼。

(0)

旅怀

征车何轧轧,南北极天涯。

孤枕易为客,远书难到家。

乡连云外树,城闭月中花。

犹有扁舟思,前年别若耶。

(0)

将归涂口宿郁林寺道玄上人院二首·其二

春寻采药翁,归路宿禅宫。

云起客眠处,月残僧定中。

藤花深洞水,槲叶满山风。

清境不能住,朝朝惭远公。

(0)

征西旧卒

少年乘勇气,百战过乌孙。

力尽边城难,功加上将恩。

晓风听戍角,残月倚营门。

自说轻生处,金疮有旧痕。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