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标指六偈.水月》
《标指六偈.水月》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水月指陈,最疏最亲。若谓可见,还带重轮。

月皎于上,水流于下。彼此非干,应缘何假。

声回响转,垛成招箭。指喻孰明,标门谁辨。

凡夫见闻,月皎水浑。心波业识,奔流苦门。

二乘闻见,如镜中面。对像迷真,渠还未荐。

水澄月映,孤光迥迥。灭此化城,更须前进。

一月耀天,光吞大千。森罗顿现,亘尔无边。

齐含宝月,交光廓彻。非中非外,一多融摄。

毗卢性海,自他无碍。迷悟悟迷,相亡相在。

一尘百亿,百亿一尘。奔走尘刹,不动本身。

光亡月落,几人摸索。四十九年,浑用不著。

丈夫壮志,自有行市。十字路头,看人失利。

不忻诸圣,不厌凡夫。拈箕奉帚,跨马骑驴。

若人笑我,我亦笑渠。更问如何,我不识书。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清远所作的《标指六偈·水月》。诗中以水和月为喻,探讨了佛学中的空性和缘起法。诗中提到“水月指陈,最疏最亲”,以水与月的关系象征着佛法中“空”与“有”的关系,即看似分离实则紧密相连。接着,“月皎于上,水流于下”描绘了水与月的自然状态,暗示着事物的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关系。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彼此非干,应缘何假”,强调事物的存在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因缘所生。

“声回响转,垛成招箭”运用声音和箭的比喻,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接下来,“指喻孰明,标门谁辨”表达了对佛法中指示与理解的探讨,指出理解佛法并非易事,需要深入思考和领悟。诗人通过“凡夫见闻,月皎水浑”、“心波业识,奔流苦门”等句子,揭示了普通人对于佛法的误解和执着,以及修行者内心的波澜和追求解脱的过程。

“二乘闻见,如镜中面”、“水澄月映,孤光迥迥”等诗句,分别以二乘(声闻、缘觉)的见解和清澈的水面映照月亮来比喻,强调了佛法的直观性和内在的光明。最后,“齐含宝月,交光廓彻”、“毗卢性海,自他无碍”等句子,表达了佛法的广大和包容,以及悟道者的境界。

整首诗以水月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佛教哲学思想,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引导读者思考宇宙、生命和存在的本质,体现了禅宗的直觉和顿悟精神。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南归诗十九首·其二闻警

不眠苦夜永,待旦情徬徨。

传闻虏渡河,羽书达明光。

前锋已陷敌,大将堕马亡。

健卒三万人,一朝血沙场。

孤城若累卵,覆车且相望。

天子为动色,群议纷蜩螗。

司马出守边,元戎将启行。

当时画战守,经抚何参商。

曾闻右战者,未战已仆僵。

至今庙堂间,莫知谁否臧。

嗟余孱书生,隐忧岂敢忘。

十年策不售,何由叫阖阊。

委贽未分明,幸可商行藏。

一命亦致身,将母或不遑。

促装招吾友,归耕烟水乡。

(0)

题胡可复水阁

驱车来往桃叶渡,渡头歌管喧盈路。

金陵惟此行乐地,可惜为官不得住。

我官无事长日闲,之子幽期坐此间。

桥上行人俱在水,镜里娇娥别有山。

几行杨柳枝交荫,门外弯环碧流枕。

云散仍从几席生,潮来半是阑干浸。

月明艇子摇双双,两岸人家浮玉缸。

有时暗泊疏帘下,见尔科头坐北窗。

(0)

送黄贞父北上

期君向所负,今出果何如。

明主争为用,高名善自居。

有身须事业,无意即樵渔。

朋旧同闻此,长安不寄书。

(0)

姑苏曲

宝带桥边鹊啄花,金阊门外柳藏鸦。

吴娥卷幔看花笑,十日春晴不在家。

(0)

塞下曲

塞草黄云万里哀,胡天漠漠鸟飞回。

汉家几见封侯印,曾系沙场白骨来。

(0)

春思三首·其二

泪洒梨云作雨痕,半生春事不堪论。

游丝怪底无拘束,逢著花枝便断魂。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