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草黄云万里哀,胡天漠漠鸟飞回。
汉家几见封侯印,曾系沙场白骨来。
塞草黄云万里哀,胡天漠漠鸟飞回。
汉家几见封侯印,曾系沙场白骨来。
这首明代陈荐夫的《塞下曲》描绘了一幅边塞荒凉而悲壮的画面。首句“塞草黄云万里哀”,通过“黄云”和“万里哀”展现了草原辽阔而凄凉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沉闷压抑的气氛。次句“胡天漠漠鸟飞回”,进一步强调了边疆的荒芜与寂静,连飞鸟也显得孤独无依,暗示着战争带来的空旷与寂寥。
后两句“汉家几见封侯印,曾系沙场白骨来”,诗人以历史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的残酷。这里“封侯印”象征着功名和荣耀,然而在现实中,它却常常与战场上的牺牲者——“沙场白骨”相连。这句诗表达了对战争无情的批判,以及对戍边将士命运的深深同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借边塞景色抒发对战争的反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我非恶旨酒,好饮而不能。
方其临觞时,直欲举斗升。
若有物制之,合龠已不胜。
岂独观者笑,心亦甚自憎。
正如疾逆虏,愤切常横膺。
蹭蹬忽衰老,何由效先登。
上天无长梯,系日无长绳。
可叹固非一,壮志空飞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