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仲巽过度云岭》
《和仲巽过度云岭》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磴道青冥外,跻攀剧箭飞。

朔风增凛冽,寒日减清晖。

使者手持节,征人泪湿衣。

此时仁杰意,心向白云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òngxùnguòyúnlǐng
sòng / sòng

dèngdàoqīngmíngwàipānjiànfēi

shuòfēngzēnglǐnlièhánjiǎnqīnghuī

使shǐzhěshǒuchíjiézhēngrénlèi湿shī

shírénjiéxīnxiàngbáiyúnguī

翻译
山路延伸至青天之外,攀登艰难如同离弦之箭。
北风吹来更显刺骨,冬日阳光减弱了原有的光辉。
使者手执符节前行,征战之人泪水打湿了衣裳。
此刻的仁杰心怀壮志,向往着白云深处的归宿。
注释
磴道:山路。
青冥:青天。
剧箭飞:像离弦之箭快速。
朔风:北风。
凛冽:寒冷刺骨。
清晖:明亮的阳光。
使者:朝廷使者。
持:拿着。
节:符节(古代权力象征)。
征人:征战的人。
泪湿衣:泪水打湿衣服。
仁杰:唐代名臣狄仁杰。
心向:心向往。
白云归:隐居山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的《和仲巽过度云岭》。诗人通过描绘登山之路的险峻,运用“磴道青冥外”和“跻攀剧箭飞”形象地刻画了山路之高和攀登之急,仿佛箭矢般直上云霄。接着,他以“朔风增凛冽,寒日减清晖”渲染了环境的严寒与恶劣,表现出行路者的艰辛。

诗人借使者手持符节的典故,暗示出自己肩负重任,而“征人泪湿衣”则流露出旅途中的哀愁和思乡之情。最后,诗人以“此时仁杰意,心向白云归”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暗合了唐代名臣狄仁杰的典故,寓含着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愿望。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晚晴三首

洗尽妖氛喜乍晴,风生万马四蹄轻。
天时人事俱相契,敢有纖儿更弄兵。

(0)

游月岩

平生性僻喜岩居,事不如人只守株。
拟欲结茅依石罅,仙人还许我来无。

(0)

虞兵级宥康永年未六十一日相继力求归农余因

仕宦老不休,虞兵乃知止。
低头愧斯人,三叹不能已。

(0)

予赴官当涂绝江而西夜宿慈严秉烛游三洞时主

洞中风水锁松筠,一见都忘老病身。
安得结茅长此住,临风临水作闲人。

(0)

忠侍者自隐静来既归觅诗因述其意以赠之自可

上人手持隐静书,示我刊成送行句。
飘忽如云不可留,又归隐静山中去。
自谓为僧亦有缘,获事老师非易遇。
第念学道须遍参,要证此心归宿处。
退量天分不如人,亦复性资非颍悟。
那能终日坐蒲团,只看水上浮杯渡。
挑囊亦欲走诸方,趁此年龄犹未暮。
他时参竟却归来,伴我老师岩上住。
上人此意似可嘉,止是出家儿调度。
老师若也可其言,不应忘却来时路。

(0)

三七侄入新屋

华屋新成集贺宾,门阑盛事一番新。
愿言积德高于屋,屋下长存百岁人。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