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鲤仙人去,登临尚有台。
城临千雉迥,山抱六鳌回。
杰阁云中起,秋风海上来。
丹炉无处觅,日暮几徘徊。
跨鲤仙人去,登临尚有台。
城临千雉迥,山抱六鳌回。
杰阁云中起,秋风海上来。
丹炉无处觅,日暮几徘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人离去后,九仙观依然屹立的景象。"跨鲤仙人去"暗示了道教神话中的仙人乘鱼升天,而观台的存在则体现了人们对仙道的向往和敬仰。"城临千雉迥,山抱六鳌回"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城市的雄伟和山势的壮观,仿佛连海中的巨鳌也被山势所环绕。
"杰阁云中起"写出了观阁的高耸入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增添了神秘感。"秋风海上来"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开阔与清冷,使得整个画面更具诗意。最后两句"丹炉无处觅,日暮几徘徊"表达了诗人对仙踪难觅的感慨,以及在黄昏时分独自在观台徘徊的寂寥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含了对仙道世界的向往和现实中的孤寂之感,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陈肇兴独特的艺术风格。
书生自是钻简蠹,净业还从竹背来。
新诗细字行茂密,惊蛇起草盘蛟回。
是身政欠虎头画,望山气如还枥马。
翛然君子六千人,不受湘灵清泪洒。
竹林定交业已成,北窗读书吾伊声。
金鱼玉带不汝却,社中未厌山王名。
风日暖,天大裘。蝇飞打窗油,北窗坟策高于丘。
我欲发视劳牵抽,把酒起望天门陬。
斜鸿书破半张纸,枯荷网空散铅水。
机中挑出锦文诗,泪满鸳鸯半身紫。
新愁波不穷,后愁更随风。
美人如娇春,何物可御冬。
古人已恨愁不足,却遣今人送愁续。
轻将玉斧赠吴刚,漏得寒光照孤宿。
素女为天拣退丝,伶伦猛截孤生枝。
沙虫含冤射千载,谁劝黄竹栽瑶池。
歌夜长,歌夜短,淮南桂枝香满满。
为君持酒寿金人,少待露盘辞玉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