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多吾友,皆为殇鬼雄。
夜来梦雪窦,长啸战场中。
地下多吾友,皆为殇鬼雄。
夜来梦雪窦,长啸战场中。
这首诗名为《梦》,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梦中与地下亡灵相聚的情景,以及在战场中长啸的场景,充满了悲壮与哀愁的情感。
“地下多吾友,皆为殇鬼雄。” 开篇两句,诗人以“地下”和“殇鬼雄”为意象,表达了对亡灵的深切怀念。这里的“殇鬼雄”指的是那些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英魂,他们虽已逝去,但依然在地下与诗人相会,成为他精神上的朋友。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是对英雄的敬仰,也是对逝者的哀悼。
“夜来梦雪窦,长啸战场中。” 后两句进一步展开梦境的场景。诗人梦见自己来到了一个名为“雪窦”的地方,在那里,他放声长啸,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这里通过“长啸”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昂与豪情,也暗示了他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英雄主义的向往。在梦中,诗人似乎找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自由与力量,与亡灵们共同体验着战场的荣光与悲壮。
整首诗通过梦境的设定,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记忆相结合,既体现了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又蕴含了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思考。屈大均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的体验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使得这首诗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境。
柳引青烟,花倾红雨,老来怕见清明。
欲行还住,天气弄阴晴。
是处吹箫巷陌,衫襟渍、春酒如饧。
溪桥畔,涓涓流水,鸡犬静柴荆。高城。
天共远,山遮望断,草唤愁生。
等五湖烟景,今有谁争。
凄断湘灵鼓瑟,写不尽、楚客多情。
空惆怅,春闺梦短,斜月晓闻莺。
草木无情,不问寒喧,开时便开。
只黄花多事,偏怜隐逸,白头何补,愿避贤才。
老友相逢,清谈绝倒,休校刘郎去后栽。
尊中物,胜他年千里,漫寄寒梅。神仙合住蓬莱。
柰老母思儿忍不回。
任耿庄槐老,休为痴梦,梅家酒熟,且浣愁怀。
渭北江东,暮云春树,何日扁舟更此来。
公知否,便连朝觞咏,能几徘徊。
羡山人结屋,腰碧涧,面丹崖。
问桂有余香,槐多拥翠,谁种谁栽。
几年力田勤学,是庆源先世有人开。
乐地夏弦春诵,浮云暮省朝台。半生奔走负山斋。
何地不尘埃。叹老病才归,乡邻幸恕,不忍挤排。
白眉故人多事,似东门偏更道贤哉。
但有黄鸡白酒,老夫不倦频来。
弹铗归来,更谁叹、有鱼无肉。
念良夜,向阑相对,旧欢难续。
一夕乍寒秋枕梦,十年重剪西窗烛。
算人生,得意待何时,蕉隍鹿。樽有酒,妻堪熟。
书插架,儿能读。傍虚檐翠云低亚,万竿如束。
数点苍山遥入户,半篙春水斜穿屋。
便门前,车马寂无人,从教俗。
孤影长嗟,凭高眺远,落日新亭西北。
幸有山河在眼,风景留人,楚囚何泣。
尽纷争蜗角,算都输、林泉闲适。
淡悠悠、流水行云,任我平生踪迹。
谁念江州司马,沦落天涯,青衫未免沾湿。
梦里封龙旧隐,经卷琴囊,酒樽诗笔。
对中天凉月,且高歌、徘徊今夕。
陇头人、应也相思,万里梅花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