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引青烟,花倾红雨,老来怕见清明。
欲行还住,天气弄阴晴。
是处吹箫巷陌,衫襟渍、春酒如饧。
溪桥畔,涓涓流水,鸡犬静柴荆。高城。
天共远,山遮望断,草唤愁生。
等五湖烟景,今有谁争。
凄断湘灵鼓瑟,写不尽、楚客多情。
空惆怅,春闺梦短,斜月晓闻莺。
柳引青烟,花倾红雨,老来怕见清明。
欲行还住,天气弄阴晴。
是处吹箫巷陌,衫襟渍、春酒如饧。
溪桥畔,涓涓流水,鸡犬静柴荆。高城。
天共远,山遮望断,草唤愁生。
等五湖烟景,今有谁争。
凄断湘灵鼓瑟,写不尽、楚客多情。
空惆怅,春闺梦短,斜月晓闻莺。
这首词以清明时节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年老体衰时对春景的感受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柳引青烟,花倾红雨”形象地写出清明时节的清新与落寞,柳条轻拂,花瓣飘落,犹如烟雨缠绵,触动了诗人心中的愁绪。
“老来怕见清明”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面对这样的节日,更添孤独与哀伤。“欲行还住,天气弄阴晴”则通过天气的变化,暗示内心的矛盾与犹豫,反映出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挂念。
接下来,“是处吹箫巷陌,衫襟渍、春酒如饧”描绘了街头巷尾的热闹景象,但诗人却因思念而无法融入其中,春酒虽甜,却只能让衣襟染上忧郁的色彩。溪桥流水、鸡犬静寂的乡间画面,更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高城。天共远,山遮望断,草唤愁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高城、远天、阻隔的山峦,连同青草都在唤起诗人无尽的愁绪。他感叹,即使有如湘灵那样美丽的传说,也无法排解他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结尾“凄断湘灵鼓瑟,写不尽、楚客多情”借用湘灵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情感深沉而绵长。然而,“空惆怅,春闺梦短,斜月晓闻莺”以春闺梦短和晓月莺啼的意象,描绘出诗人独自在春夜中醒来,只能徒增无尽的惆怅和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清明时节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自身老去的无奈感怀。
重阴翳秋节,霖潦无时作。
虺虺伏雷震,浩浩洪湍落。
浮槎悬修磴,涌泉淹高阁。
禾黍浩纵横,良畴殚为壑。
颓梁断来术,垣闾增萧索。
块坐空堂上,展卷莫为乐。
虽微农夫忧,内顾无儋石。
先民有遗言,君子贵处约。
抱关非吾事,嗟来非吾食。
去去遵时命,南山有薇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