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首犹清和》
《夏首犹清和》全文
唐 / 黎逢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早夏宜初景,和光起禁城。

祝融将御节,炎帝启朱明。

日送残花晚,风过御苑清。

郊原浮麦气,池沼发荷英。

树影临山动,禽飞入汉轻。

幸逢尧禹化,全胜谷中情。

(0)
注释
宜:适宜。
禁城:皇宫。
祝融:古代神话中的火神。
御节:节令之神。
炎帝: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之神。
朱明:火红明亮。
残花:凋谢的花朵。
御苑:皇家花园。
浮麦气:麦田的气息。
发荷英:荷花开始绽放。
汉:银河。
尧禹:古代贤君。
全胜:更胜一筹。
谷中情:山谷隐居的生活。
翻译
初夏时节景色宜人,和煦阳光照耀皇宫。
祝融神掌管节令,炎帝开启火红的光明。
夕阳下,花瓣凋零,微风吹过皇家园林带来清凉。
田野上麦浪起伏,池塘中荷花含苞待放。
树影在山间摇曳,鸟儿在天空中飞翔轻盈。
有幸沐浴在尧舜般的教化下,胜过山谷间的隐居生活。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早夏景色的诗,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赞美和对古圣帝王化育万物之德的颂扬。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营造出一派生机勃勃、祥和宜人的夏日风光。

"早夏宜初景,和光起禁城",开篇即以“早夏”为背景,描绘出一片宜人的初夏景色,并特别指出了“和光”从皇宫中升腾而起,这里的“禁城”暗示了帝都的繁华与庄严。

"祝融将御节,炎帝启朱明"则是诗人引入神话元素,将自然现象与古代传说相结合。祝融和炎帝都是中国古代火神的称谓,这里用来指代太阳,表达了夏日阳光的炽热。

"日送残花晚,风过御苑清"中,“日送残花”表现出时间流逝与生命消长的意境,而“风过御苑清”则是对皇家园囿中和煦微风的描绘,透露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清新的氛围。

接下来的"郊原浮麦气,池沼发荷英"更是生动地展现了夏日田野与水域的景象。麦子成熟时的香气和荷花初放的美丽,共同构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早夏画卷。

"树影临山动,禽飞入汉轻"则是对自然界中树木与飞鸟活动的细腻描写。诗人通过“树影”、“禽飞”,捕捉到了夏日景物的生动性和流动感。

最后,“幸逢尧禹化,全胜谷中情”表达了诗人对古圣帝王如尧、禹等能顺应自然之道而化育万物的赞美,以及对这种理想状态下的满足与喜悦。"谷中情"则是指那种在大自然中获得的心灵满足和情感体验。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其清新隽永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夏日的美好图景,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理想状态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黎逢

黎逢
朝代:唐

黎逢,籍贯、字号、生卒年均不详。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丁巳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十二人。考官:礼部侍郎常衮。试题为《通天台赋》,以"洪台独存,浮景在下"为韵。黎逢于大历十一年(776)游长安,与著名诗人韦应物等友善,并互唱和,第二年,应进士科考。开试时因故迟到,便于檐前设席应考,主考官先是觉得奇怪,又讥讽他不知考场规矩,黎逢貌若山野之人,昂然入坐。主考官颇感惊异,以为此人一定胸有成竹,便令人在旁观看,句句来报,初闻报是"行人徘徊日",又连报数联,听后连连称奇,
猜你喜欢

酬智海上人步元韵四首·其二

锡杖行携挂百钱,曾言酒国胜生天。

菜边有肉何妨素,瓮侧藏身或是仙。

石磴云来随散步,松房客去更安禅。

山中僧腊无花甲,莫向菩提问岁年。

(0)

送洪太府入觐

嘶云五马上瑶天,两袖清风绕御烟。

惠政长悬沧海月,贞心不改石门泉。

还珠名已高双阙,借寇人思更一年。

朝罢赐金烦入告,东南民力绝堪怜。

(0)

仲夏十八日彭贞元李尔明载酒镜园玩月留宿邻仙楼次贞元韵

避地郊坰村自孤,闲依水竹敞清都。

客来荒径同鸣玉,月到寒塘正弄珠。

碧海仙踪天外远,黄粱尘梦醉中无。

连床睡熟凭谁唤?只许横江独鹤呼。

(0)

题天台石梁图祝温瑞明姑丈寿

步入天台远世尘,石梁高险架嶙峋。

也知缥缈云中路,惟度逍遥鹤背人。

华顶瀑飞青嶂雨,碧桃霞护赤城春。

罗浮亦有桥如铁,来往仙踪若比邻。

(0)

秋日偕李自得坐邻仙楼焚香静对时余新被秦中备兵之命出处未决自得以诗相勉因次韵酬之

小楼吹爽坐烟中,对客群峰入槛丛。

下界笑看皆幻妄,浮生那得问穷通。

三天晴色孤云远,一缕清香万虑空。

隐几且同庄叟蝶,鸣珂休拟鲍家骢。

(0)

浔江中秋八首·其二

秋色平分雨后天,黄涛落尽水澄鲜。

官闲未奉张骞使,吏隐堪乘范蠡船。

古驿榕阴迎倚棹,荒村虾菜不论钱。

遥怜芳草斜阳外,闲却青青放鹤田。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