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平分雨后天,黄涛落尽水澄鲜。
官闲未奉张骞使,吏隐堪乘范蠡船。
古驿榕阴迎倚棹,荒村虾菜不论钱。
遥怜芳草斜阳外,闲却青青放鹤田。
秋色平分雨后天,黄涛落尽水澄鲜。
官闲未奉张骞使,吏隐堪乘范蠡船。
古驿榕阴迎倚棹,荒村虾菜不论钱。
遥怜芳草斜阳外,闲却青青放鹤田。
这首诗描绘了浔江中秋时节的景色与诗人的心境。首句“秋色平分雨后天”,以“平分”二字巧妙地将秋色与雨后的天空联系起来,展现出雨后清新的秋景。接着,“黄涛落尽水澄鲜”一句,通过“黄涛”与“水澄鲜”的对比,生动地描绘出雨后江面波涛退去,水面清澈明亮的景象。
“官闲未奉张骞使,吏隐堪乘范蠡船”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虽官职清闲,但不求仕途显赫,更愿意像张骞和范蠡那样,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的生活态度。“古驿榕阴迎倚棹,荒村虾菜不论钱”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自然与宁静,即使在偏远的古驿道旁,榕树下停泊船只,荒村中虾菜的价格也不再成为交易的障碍,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最后,“遥怜芳草斜阳外,闲却青青放鹤田”两句,以“遥怜”表达对远方美景的向往,而“闲却青青放鹤田”则暗示诗人内心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生活理想。
抚景岁云暮,山寒人境幽。
乱霞空布满,深松藏径修。
高低距百丈,回曲将三休。
登台观云变,倚树闻石流。
忽睹归鸟忘,岂为卒岁谋。
归鸟无所知,人心自绸缪。
人心不似鸟,似鸟何优游。
鸟若似人心,万物多欣忧。
石壁分鸠月,空林限鹿丘。
虽有桃花源,顾盼终夷犹。
所赖天地宽,川陵容老叟。
上有千仞梯,长啸高峰头。
下有九曲渊,汗漫乘轻舟。
相携三五辈,日出课西畴。
以此乐长年,人生当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