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罗山甫归金坛》
《送罗山甫归金坛》全文
明 / 黎民表   形式: 古风

君不见句曲之山横已字,三峰巉岩势相似。

金庭地肺杳莫窥,上盘天文下地理。

前有大,茆君后有杨长史。

膺图受箓称上真,炼石烧丹求不死。

隐居之后琐琐尔,十赉犹存九锡风,清虚不救台城耻。

翰墨长留天地间,琅玕散落烟霞里。

古柏槯残元气裂,龙池可以洗君耳。

华阳幼仙罗山甫,早岁餐芝思脱屣。

风流远蹑二子踪,字艺之工亦其此。

三十无人是知己,黄河之清讵能俟。

前年裹足游帝京,几度悲歌饮燕市。

布衣不得谒公卿,词场唯许交徐李。

翻然更作出塞游,拟树奇功报天子。

风尘蹩躠不可留,剑气谈锋徒碨磥。

上书羞蹈终南径,垂钓空思五湖水。

只今豺虎多啖争,主持正赖周中兴。

君期岁暮探云谷,余亦秋风发广陵。

海鹄沙鸿不可羁,水远山长无尽期。

他时肯觅朱明洞,叩门一访轩辕师。

(0)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送罗山甫归金坛》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罗山甫的赞赏与期待。诗人以句曲山的雄奇景象开篇,象征友人的非凡气质和追求。接下来,通过赞美罗山甫的道家修养、炼丹寻仙的志向,以及他的书法艺术,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才情。

诗中提到“十赉犹存九锡风”,暗指友人虽隐居但仍保留着朝廷的恩赐,但又以“清虚不救台城耻”暗示他对官场的淡泊和对历史耻辱的反思。随后,诗人感叹罗山甫的孤独,无人理解,但也赞扬了他的风雅和对友谊的珍视,如与徐李的交往。

罗山甫渴望建功立业,但现实中的困境使他不得不离开京城,诗人对此表示遗憾,同时也寄望于友人能在岁暮时探寻隐逸之地,保持高洁之志。最后,诗人以海鹄沙鸿的自由意象,表达对友情的期待和未来难以预知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友人追寻仙道的祝愿。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既是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骨和理想追求。

作者介绍

黎民表
朝代:明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猜你喜欢

雨中作

闵雨涧将涸,为霖流复湍。

声来白浩浩,气起清漫漫。

随山问本源,踏地观狂澜。

隔水城市尘,了然不相干。

(0)

忆故园梅花

遥忆家山千树梅,几年心力费栽培。

雪中最喜登楼望,月下偏宜傍水开。

东阁自怜诗兴懒,平泉不见信音来。

主人行矣休官去,怨鹤惊猿勿浪猜。

(0)

再用前韵·其二

不用扁舟寻故友,但穿败履访邻家。

雪堂归去东坡老,云驭飞来萼绿华。

稚子欢呼惊柳絮,佳人疑误认梅花。

出门天地俱无碍,却意江空月在沙。

(0)

赵从善母吉国夫人刘氏挽诗·其一

钟英推后族,择配得王孙。

两大夫仍贵,三从母益尊。

版舆欣就养,钿轴屡承恩。

尚想平反日,慈颜一笑温。

(0)

徐孺子祠墓

孺子遗踪何处寻,进贤门外树森森。

登堂展拜情维系,过墓倾心敬自深。

剩有黄鹂鸣院落,还来云影覆山阴。

章江积雨增愁思,此日新晴爽客襟。

(0)

宿野人家追和韦斋韵

浇愁正赖一蕉叶,万虑洗空从兀兀。

投床便作碖䃂眠,不记来时石头滑。

茅家亦复有何好,门外澄江绿如鸭。

个中风味吾自知,赋诗归向儿曹说。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