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雨涧将涸,为霖流复湍。
声来白浩浩,气起清漫漫。
随山问本源,踏地观狂澜。
隔水城市尘,了然不相干。
闵雨涧将涸,为霖流复湍。
声来白浩浩,气起清漫漫。
随山问本源,踏地观狂澜。
隔水城市尘,了然不相干。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积水在山涧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
首句“闵雨涧将涸”,诗人以忧虑的口吻描述了雨水即将停止,山涧面临干涸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接着,“为霖流复湍”一句转折,描绘了雨水突然增多,山涧水流湍急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力量的突变和动态之美。
“声来白浩浩,气起清漫漫”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雨后山涧的景象。声音浩大而纯净,空气清新而弥漫,形象地表现了雨水带来的宁静与清新,同时也暗示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随山问本源,踏地观狂澜”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他不仅关注雨水的来源,还亲身感受着山涧中汹涌的水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隔水城市尘,了然不相干”一句,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纯净与城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反思。整首诗通过对雨后山涧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