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民爱物本亲亲,有子当年见亦真。
第一注中明体用,洗空千载说经人。
仁民爱物本亲亲,有子当年见亦真。
第一注中明体用,洗空千载说经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对《论语·学而》中“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一章的解读。诗中强调了仁爱之道的根本在于亲近亲人,尤其是父母,这是儒家伦理的核心。"有子当年见亦真"一句,指出孔子弟子有子对于孝悌之道的理解深刻且真实。接下来,“第一注中明体用”,意指在孔子的教诲中,明确阐述了孝顺父母(体)与兄弟友爱(用)的关系,这种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最后,“洗空千载说经人”表达了诗人对孔子思想的敬仰,认为其理论能够洗涤千年来的经学解说,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儒家孝道的赞美和对孔子智慧的推崇,体现了陈普作为宋末元初学者的学术立场和人文关怀。
鹪鹩巢中林,所择唯一枝。
俛啄草间粒,自可长无饥。
绝意于翱翔,其乐诚在兹。
挟之上空虚,高风亦奚为。
体微力难任,飘飘竟何归。
穷达悬于天,赋予常不齐。
君子识其分,小大随所施。
狂夫每争先,虚骋不知疲。
以之致高位,未免多瑕玼。
静退以为德,此理良可推。
一身素贫窭,四海长为客。
客涂不可穷,老去少筋力。
贱者人多弃,风霜变颜色。
归来旅亭下,倚杖三叹息。
只字不堪煮,万卷亦徒积。
未如田舍翁,耕桑了衣食。
身世蚁旋磨,日月驹过隙。
百年竟何为,鬓发空皓白。
乾坤渺难冯,倦羽复奚适。
一枝愿深栖,庶以避弹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