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行辈赤松流,伍叔孙通了不羞。
好谢君王深体识,不将身后累刘侯。
太公行辈赤松流,伍叔孙通了不羞。
好谢君王深体识,不将身后累刘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第四首,主要赞扬了张良的智慧和淡泊名利的态度。首句“太公行辈赤松流”暗示张良与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有所关联,强调他的超凡背景。次句“伍叔孙通了不羞”提到伍子胥和孙通,意在说张良虽才智过人,却不屑于世俗功名,与他们一样明理通达。后两句“好谢君王深体识,不将身后累刘侯”表达了对张良明智地拒绝刘邦封赏,选择隐退,以免死后给刘姓王朝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的赞赏。整体上,这首诗是对张良高尚品格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中国古代贤士的敬仰。
淮南使者郎官星,瑞光夜烛荆溪清。
平生庞公不入城,令我折却屐齿迎。
交游云散别如雨,同舍诸郎半为土。
二老还将两鬓霜,三更重对孤灯语。
向来南宫绫锦堆,南窗北窗桃李开。
先生诵诗舌起雷,一字不似人间来。
剡藤染出梅花赋,句似梅花花似句。
几年金钥秘银钩,玉?不施恐飞去。
秋风呼酒荷边亭,主人自醉客自醒。
侬能痛饮渠不饮,饮与不饮俱忘形。
鬓今如霜心如水,功名一念扶不起。
侬归螺山渠惠山,来岁相思二千里。
病眼仇冤一束书,客舍葭莩菊一株。
看来看去两相厌,花意索寞恰似无。
清晓肩舆过花市,陶家全圃移在此。
千株万株都不看,一枝两枝谁复贵。
平地拔起金浮屠,瑞光千尺照碧虚。
乃是结成菊花塔,蜜蜂作僧僧作蝶。
菊花障子更玲珑,生采翡翠铺屏风。
金钱装面密如积,金钿满地无人拾。
先生一见双眼开,故山三径何独怀。
君不见内前四时有花卖,和宁门外花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