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弟伸归乡》
《弟伸归乡》全文
宋 / 杨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泽国思归咏采兰,束书携剑出长安。

天涯朝暮倚门望,岁晏风霜行路难。

闽岭夕岚乡树老,楚江寒浪客衣单。

岩前旧勒移文处,到日重须拂藓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ēnguīxiāng
sòng / yáng亿

guóguīyǒngcǎilánshùshūxiéjiànchūchángān

tiāncháoménwàngsuìyànfēngshuāngxíngnán

mǐnlǐnglánxiāngshùlǎochǔjiānghánlàngdān

yánqiánjiùwénchùdàozhòngxiǎnkàn

注释
泽国:水乡。
思归:想念回家。
采兰:采摘兰花,象征高洁。
束书:收拾好书籍。
携剑:佩带宝剑。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京城。
天涯:极远的地方。
倚门望:倚靠门扉眺望。
岁晏:年末。
风霜:形容天气恶劣。
行路难:行走困难。
闽岭:福建的山岭。
夕岚:傍晚的山岚。
乡树:故乡的树木。
老:形容树龄长。
楚江:湖北一带的江河。
客衣单:旅人的衣服单薄。
岩前:岩石前面。
旧勒:旧时刻写的。
移文处:题诗或留言的地方。
拂藓:擦拭去青苔。
看:查看,回忆。
翻译
在水乡思念归家,手持书籍佩剑离开长安。
无论早晚都在门外眺望远方,年岁渐长,风霜之路越发艰难。
傍晚时分,闽岭上故乡的老树显得更加苍老,楚江寒冷的波浪让旅人衣衫单薄。
来到这块岩石前,昔日题诗之处,到时一定要拂去青苔再细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泽国思归咏采兰,束书携剑出长安"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京城怀念故土,同时手持书卷与剑,准备踏上归途之路。"天涯朝暮倚门望,岁晏风霜行路难"则写出了诗人在旅途中对家的渴望,以及面对严寒天气和艰难道路的不易。

以下几句"闽岭夕岚乡树老,楚江寒浪客衣单。岩前旧勒移文处,到日重须拂藓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在这里,"闽岭"和"楚江"成为诗人乡愁的寄托,而"岩前旧勒"则是过去生活的印记。

整首诗通过对比京城与故乡的景物,以及对旅途困难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归乡心切。同时,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描写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流露出一股淡远而深长的情感。

作者介绍
杨亿

杨亿
朝代:宋   字:大年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生辰:974—1020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
猜你喜欢

除夕

饯腊迎春节,宫墙日影斜。

素梅舒砌萼,红烛卷盘花。

底藉增篇什,惟因纪岁华。

柏枝胜沉水,此是吉祥霞。

(0)

题面壁石

大地那非碧眼僧,九年面壁却何曾。

宋云道是逢葱岭,五叶原教到慧能。

片石无端留色相,千秋不必考明徵。

我非见布疑黂者,画取由他故事增。

(0)

驻跸竹坞·其二

盈耳闻萧籁,延睎舞翠虬。

更无尘可避,惟与静为谋。

疏间黄花放,澄临碧水流。

毡庐移顿屡,是处占清幽。

(0)

读书难字过

披册千篇富,精心一字难。

悦因成解后,劳在致思端。

义就《三仓辨》,形稽六体完。

雌黄初未下,竹素获流观。

瑟僩文随了,虫鱼注亦殚。

迷疑殊《穆传》,诘曲豁《殷盘》。

诵似珠从贯,怡如冻释澜。

由来书义见,百遍莫辞看。

(0)

赵承旨天寒翠袖图

冷落山花閒竹竿,谁言空谷异长安。

态浓意远无人见,自倚天风翠袖寒。

(0)

漫游

青嶂连江抱隔闉,此閒容托葛天民。

垂金花落秋将老,流汞光升月又新。

隐几无心从丧我,登山有句偶惊人。

每携邗竹寻蓬藋,容有齐梁迹未湮。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