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忠邪未易穷,其如国脉是非中。
谁知刺骨翻为福,不念捐躯有此忠。
一日太阿归跋扈,百年黄钺授奸雄。
不然彼亦何为者,敢肇兵端起邺宫。
生死忠邪未易穷,其如国脉是非中。
谁知刺骨翻为福,不念捐躯有此忠。
一日太阿归跋扈,百年黄钺授奸雄。
不然彼亦何为者,敢肇兵端起邺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所作的《题汉李固太尉庙》,通过对李固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忠诚与国家命运关系的深沉思考。首句"生死忠邪未易穷",揭示了生死忠贞之间的复杂性,暗示了李固在生死关头坚守正义的不易。次句"其如国脉是非中",强调了国家兴衰与是非判断紧密相连。
接下来的诗句"谁知刺骨翻为福,不念捐躯有此忠",赞扬了李固即使面临艰难困苦,仍能视死如归,这种忠诚被视为福分。然而,"一日太阿归跋扈,百年黄钺授奸雄",则揭示了权力落入专横之手,导致国家落入奸佞之手的悲哀现实。
最后两句"不然彼亦何为者,敢肇兵端起邺宫",表达了诗人对李固未能改变时局的惋惜,同时也暗指了那些发动战争的人并非无辜,他们敢于挑起战端,可能就是出于私心。
整首诗通过李固的事迹,寓言式地探讨了忠诚、权柄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苧。
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江村亥日长为市,落帆度桥来蒲里。
清莎覆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
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
娼楼两岸临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北山有芳杜,靡靡花正发。
未及得采之,秋风忽吹杀。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四时常作青黛色,可怜杜花不相识。
能文好饮老萧郎,身似浮云鬓似霜。
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
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
不醉黔中争去得,磨围山月正苍苍。